2016年10月13日10:11 新华网

对于出海的中企来说,防范汇率风险成为其面临的严峻挑战。

  因为《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去年深陷企业税费之争的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再度落入舆论漩涡。福耀集团被指在美国设厂遭遇用工、生产安全和文化冲突等问题。虽然有关内容随后被曹德旺否认,但不能忽视的事实在于,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坎儿”也在逐渐上升。这其中,既有所谓“中国企业要怎么适应海外的用工环境”的问题,更有企业需要规避的一系列风险。思客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中国资本应走向发达国家,产业则应去发展中国家

 

王世渝(企投会首席学术委员、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

  中国不适合到发达国家投资兴建传统产业中附加值不高的工厂,更不能按中国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去发达国家管理公司、工厂。

  如果去发展中国家投资兴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的传统产业工厂,难度小一些,还可以享受到中国正在逐步消失而存在于这些国家的人口、土地和政策红利。假如在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能够有政府的引领,那产业会发展得更好。

  要去发达国家发展,我认为应该走出去的是资本而不是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企业家可以考虑转变身份,以企投家的思维去进行投资、并购海外的优质资产,以此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

 

工会是曹德旺们“走出去”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万喆(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不甚景气,对于外来投资的态度更加缓和,有些州市更是拿出十足诚意进行“招商”,曹德旺就享有政策优惠。在关于劳资关系问题上,曹德旺也曾表示,当地政府是趋于支持他的。

  但是,美国工会即使“式微”,仍不可小觑,对于从与之截然不同营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要“走过去”恐怕更难。

  许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或投资之所以“信心很大”却难免“结果不妙”,都是出于对海外营商环境,尤其是劳工环境的不了解、不理解造成的。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不发达国家,劳工制度与其历史沿革、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都密切相关,因此一定会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没有跨文化领导力,国际化寸步难行

 

杨壮(北大国发院教授、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

  文化差异也是中国企业出海时需要考虑的,以非洲为例,非洲人看我们的投资,和我们看非洲的机会,双方角度完全不同。中国现在已经有100万人在非洲,但我们对非洲少有研究,尤其是相比对美国和欧洲的研究,我们差得太多。中国企业在非洲发展很快,非洲人也为我们的勤劳勇敢震惊,但中国企业的封闭和短视,也是他们越来越无法容忍的。

  中国企业家缺乏对世界的理解,跨文化领导力不够,后果是什么呢?一是中国整体形象受损,因为每一个人都代表国家的形象;二是企业自己的并购和拓展失败,并购成功率不到30%,换句话说,70-80%的并购都失败。如果有一天非洲人形成了固定的印象,中国企业家提供的没有好产品,都是用低劣的产品来换钱,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不仅如此,中国企业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行事风格大不相同,文化价值体系也大不相同,给外国人有很大的困惑。

 

汇率成本不容忽视,做好“货币对冲”

 

梁信军(复星集团前首席执行官)

  需要关注的是,政治风险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英国退出欧盟。英国脱欧过程中,英镑出现自197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目前仍在低位徘徊,欧元也因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对于出海的中企来说,防范汇率风险成为其面临的严峻挑战。受此次英国脱欧事件影响,不少企业遭受汇率损失,因此中企在投资前要做好“货币对冲”。

 

克服企业“出海”的困难,需要时间和资本

 

赵知融(企投会创始会员,美国拓扑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何避免曹德旺式的困扰,因为我从美国过来,所以对美国情况比较熟,让我来给“老曹们”支支招。

  1、选对地区:美国是联邦制,各州有各州的立法,有些区域地方政府倾向企业主,抑制工会滥用罢工权。企业要尽可能建立在没有工会的区域,要用试错迭代、小步快跑的方法逐步拓展,一下砸几个亿美金风险太大。

  2、选对律师事务所:美国是个法制国家,一百多年来立法无数。过多的法律与昂贵的律师费造就了一批流氓律师与流氓诉讼人,企业家只能花钱消灾,息事宁人。中国企业家千万不能省几万乃至几十万美金的律师费,法规法律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是最佳选择。

  3、选用会计事务所:美国的税务复杂且变化大。最好的选择是选用好的会计事务所。财务报告也分三种:自报、服从和审计。选用审计就无后顾之忧,一切责任在会计。

  4、与工会达成协议:如果一定要在有工会的地区办厂,设厂前与工会达成长期协议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协议包括对罢工设限、工资涨幅设限和开除、降职、免职的流程等。

  5、积极谨慎走出国门:曹德旺去美国办厂没错,玻璃生产能耗大、运输损耗大、费用大。中国企业出国办工厂最好能抱团取暖,整个供应链一起过去,与政府、工会、教会、律师、会计事先沟通、顶层设计,避免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困难一定有,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需要时间,也需要资本。(思客综合,编辑孙惠)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