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4》在京发布,以年度性研究报告形式,全面反映了2016年我国土地整治发展实践、综合成效、探索创新。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充分彰显“1+N”综合效益,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大显身手,极大地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蓝皮书列举了各地取得的“土地整治+”实效:

  “土地整治+现代农业”,打造农业现代化发展平台。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结合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以订制方式开展土地整治,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全县常年种植有机特色蔬菜10万余亩、芒果等优质水果20万余亩,亩产值平均在1万元以上,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立体农业转变。各地结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实现小块并大块,配建必要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土地生产功能,整治后耕地更加适应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要求。

  “土地整治+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宁夏回族自治区将中北部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中南部生态移民工程相结合,在移民迁入区建设引黄工程,连片开发耕地,解决了34.6万移民生产用地问题,同时将腾退建设用地复垦为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不少省份把土地整治作为助推行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上向贫困地区倾斜,掀起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生态保持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热潮。土地整治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让贫困搬迁群众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巩固扶贫开发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

  “土地整治+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四川省成都市遵循尊重自然风貌、尊重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最大限度保护农耕文明和乡村景观文化的原则,在土地整治中实现农业景观、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建成居住现代、就业便利、环境整洁、邻里融洽的“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村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各地在土地整治实践中融入生态、人文景观保护等理念,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农田生态景观和农村乡土风貌建设,充分发掘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满足了民众乡村旅游、休闲等需求。

  “土地整治+新型城镇化”,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随着城乡建设用地由“增量管理”向“流量管理”转变,一些地方通过建设用地整理,形成建设用地空间流动、土地增值收益空间转移的双向流动机制,为乡村发展获取城市资本要素,实现土地整治成果城乡间的共享,最终带动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上海市为推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利用及生态网络控制线内零星工业用地搬迁复垦,积极拓展土地整治内涵,通过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自然教育、文体休闲、三产融合的有效对接,建设“增加耕地数量、优化空间形态、提高集约水平、完善生态网络”的多功能“郊野公园”,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满足了都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蓝皮书指出,各地通过积极践行“土地整治+”理念,推动土地整治与多元要素跨界融合,发挥土地整治在吸引产业落地、整合统筹资金、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方面的聚合作用,充分发掘土地自然资源、农田生态景观和乡村文化价值等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核心竞争力,让土地整治成为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蓝皮书透露,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2016年开展的土地整治拉动投资实证研究课题成果,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投资拉动效应达到3.28,即每投资1万元,可以直接拉动相关行业投资2.28万元。如果将间接拉动投资和延伸拉动投资计算在内,土地整治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系数将达到4.0左右。专家预期,“十三五”期间通过土地整治要建成2.3亿~3.1亿亩高标准农田,总投资约需4100亿~5600亿元,土地整治对经济的拉动撬动作用可以想见。

  《土地整治蓝皮书》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土地整治蓝皮书课题组组织编写,今年首次面向社会公布。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