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2日23:14 中国产经新闻报

  驾照代扣分:买分“消灾”几时休?

  本报记者 赵碧报道

  常开车上路的司机有一句玩笑话,面对违章是“宁可多罚钱,不愿多扣分”。原因很简单,驾照被扣满12分就要重新参加培训,并且需通过驾照考试,方可上路。

  虽然司机因为担心被扣分而心急上火,但一些不法分子却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大多采用小卡片、小广告、网络发帖等方式公开叫卖驾照分数牟利。

  我国对驾驶证代扣分有着严格规定,但面对重新学习的处罚与出售分数的暴利,很多人仍旧选择铤而走险。

  记者在通州某交通支队门口发现,至少有5人左右在做着出售驾照分数的营生。他们表示,虽然现在国家政策查得紧,但一个月平均下来每天仍旧可以有上千的收入。

  一边是违章驾驶员面临被扣分选择买分“消灾”,另一边是不法分子瞅准商机伺机出手卖分赚钱,更有甚者,低价收购驾照分再以高价卖出,真可谓买方卖方两相旺。许多人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卖驾照分数屡禁不止。

  公开出售 有买有卖

  想要找到出售驾照分数的信息一点也不难。这些写着“违章处理”、“驾照代扣分”、“驾照分收购”以及联系方式的违法信息充斥在电梯里、马路地面上,甚至车主还可以在自己车的挡风玻璃上发现它们。同样,在交通违章处理中心的现场,也能遇到不少倒卖驾照分数的黄牛。

  记者尝试在百度输入“违章代扣分”等关键词,也会跳出不少相关网页信息,价格高低不等,如果在QQ上输入“代扣分”,也会出来无数群或者个人,代扣分这款“宝贝”在淘宝网也有出售。

  不仅如此,近来还出现了一款打着“违章缴费互联网+”旗号的“超级车管家”软件,宣称要“颠覆整个违章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违法均可实现代扣分服务。

  “代扣分”业务线上线下如此泛滥,司机真的会为此埋单吗?记者随机调查了几位有车人士,他们均表示自己的驾驶照分不够用,只能想着办法去借或者去买。

  出租车司机徐师傅表示,最不愿意接受的处罚就是扣分。他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要不是拿着别人的驾照去代扣分,自己的驾照已经被吊销好几次了。”

  “买过几次,和亲戚朋友借不方便,花钱买分更加方便。”梁先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虽然自己车技不错,开车也很小心,但仍难以避免违规,也因此收到不少罚单。开始自己可以勉强应付,后来就“捉襟见肘”,买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按照目前的规定,一年内扣满12分,就要吊销驾驶执照。然后再去重新考取,这是一件既花钱又费时的事情。徐师傅说道,“现场执法的,只能认栽了。要是电子眼抓拍的,就用别人的驾照去缴款。花钱消灾,3分400多元,比起吊销驾照,还算划算,花钱消灾嘛!”

  中研普华研究员危仁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时表示,“交通法规的顶层设计存在缺陷,驾照销分买卖成为半公开产业链。”

  他告诉记者,在执行法规处罚的顶层设计上,采取了认车不认人的方式。这就造成了违反交通法规责任追究的黑暗地带:违规人员既可以通过购买其他公民的驾照消违章分数,继续拥有驾驶机动车的权利,也可以直接贿赂执法人员消除自己的违章分数,继续拥有驾驶机动车的权利,由此滋生出了黑色产业链。

  危仁鹏进一步分析到,驾照代扣分的黑色产业链屡禁不止也在于利益作怪,权力监督不到位。违章核查环节只对于买卖扣分的行为做出了严厉处罚,但未对执法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在利益面前电子警察处理违章程序利用职务之便,与社会人员合谋,违规消除违章记录,相关人员底线失守。

  云南恩龙律师事务所主任许思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的处罚条例较为严格,且各地在道路管制和处罚方面的具体落实和实施情况也不尽相同。稍不留意,民众出行可能就会出现超速、闯红灯等违章。而电子眼拍摄不会考虑客观情况,民众不得已就会考虑购买分数为自己的违章埋单。

  涉嫌违法但取证较难

  虽然有不少人认为驾照卖分有利可图,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卖分是违法的。

  目前,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规范道路安全问题和处理,《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审稿)》新增相关规定,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机动车交通违法处罚和记分并从中牟取经济利益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第一次被处罚后再犯的,以及组织、介绍他人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机动车交通违法处罚和记分并从中牟取经济利益的,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同时,还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且5年内不得重考,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根据本送审稿的条款,如果未来一旦通过,那么有偿代扣分将会受到相对应的处罚。有法律人士认为,驾照代扣分的行为,从本质上讲,违反了《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只能针对行政相对人的原则,干扰到行政机关行使处罚权。

  客观上,由于电子眼的技术问题,在拍摄交通违法时只能拍摄到违章车辆的车型、牌号等外部情况,不能拍到实际驾驶人的相貌,导致交警处罚时“认车不认人”,在处理和核实违法车辆驾驶人与接受处罚的积分人是否为同一人的问题上,还存在难度。再加上目前交通违法行为太多,而高清摄像头也没有得到完全普及,以目前的人力物力来一一核对,尚需很大成本,较难实现。

  “违章扣分管理还不够智能化、科学化,因违章处理系统人为操作的因素太多,导致很多环节和步骤存有“权钱交易”的可能性。”危仁鹏说到。

  如“分贩子”可以买通负责窗口处理违章的交警,省去本人现场签字环节,直接使用他人驾照代扣分;在实际的处罚过程中,一些办事的交警或协警,违规登录交警违章处理系统,或与代领驾照的驾校人员勾结,就能获取大量驾照档案信息用于扣分。

  相关制度仍需规范

  “违章代扣分可以花钱买分处理,不仅削弱了“交规”从严管理的约束性和威慑力,使应该接受教育的驾驶员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警示,纵容了他们的违法违规行为。”危仁鹏说道。

  除涉嫌违法外,法律人士提醒,不管是何种渠道卖分,都会需要卖分者提供身份证、驾驶证等详细信息,而这些信息均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如果通过网络或平台提供信息,极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甚至会成为不法分子伪造套牌、伪造虚假身份进行诈骗等不法行为的手段。

  此外,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类似于交通违章后花钱买代扣分的不良行为还会被记录入档、进入诚信系统,进而影响个人信誉,甚至其他诸如出国、贷款等大事。

  另外,买卖分数还会给卖分者自身带来更大的风险。此前有媒体报道,替人扣分不久后,发现本次事故是涉嫌重大交通事故,而给自己带来大麻烦,甚至卷入诉讼。

  针对买分卖分的违法行为,危仁鹏建议我们需要加强规范和引导。交通法规处罚落实到位。驾驶责任人和车辆所有人认定要到位,法律责任追究到位,既不能认车不认人,也不能认人不认车。

  此外,如果能将交通违章记录纳入公民个人诚信体系管理将对买卖分数的人起到一定震慑作用。目前交通违章记录还未纳入公民诚信体系管理,随着公民个人诚信体系日益健全,关系到切身利益,公民将更加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诚信记录。

  当然,想要彻底杜绝买卖分数,我们的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做好自查自纠,在违章证据抓取方面提高技术手段和甄别范围,处理违章扣分时利用电子化管理,减少因人工操作环节带来的监管不到位。

  许思龙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告诉记者,我们需要约束和加强对公权力的规范,避免执法人员利用法律漏洞和职权之便为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开绿灯。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