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6日讯 国内首家相互制寿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以下简称“信美”)今日在北京正式开业并签发了首批保单。

  “发展相互保险是保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信美作为试点之一,将聚焦用户的养老和健康两大需求,借助模式创新和科技的力量,推动保险回归保障本质,力争成为普惠金融的新样本,帮助到更多的人。”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法定代表人杨帆说。

  买保险可以成信美的“主人”

  共同所有、参与管理 还能分享盈余

  在人们印象中,从保险公司投保后会成为客户,至于参与经营管理,那是股东的事,信美的开业改变了这一传统印象。

  作为相互制寿险机构,信美没有股东,它的真正所有人是会员,归所有会员共同所有。“用户投保信美的长期保障产品后即成为会员,变成信美的‘主人’。”杨帆说,为充分保障会员权益,信美制定了国内首部相互制寿险的章程,通过体制机制让会员真正当家作主。

  除享有保单约定的权利外,信美的会员跟一般买保险的人相比,多了选举和被选举、监督建议、分享盈余等权利,会员用一人一票的方式选出会员代表参与管理信美,信美的重要信息也将向会员公开披露。当经营有了盈余后,会员还可以像股东一样参与分享。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会员可以充分、便捷地反映意见建议,信美的经营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向会员传递,制度和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内部人控制’的担忧。”信美相互负责人胡晗说。

  全心全意做保障

  保险可以按需定制

  信美开业后将聚焦养老和健康需求,全心全意只把保障做好。具体策略上,信美将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让每个人可以得到个性化保障方案。信美产品精算负责人曾卓认为,“好的保险产品绝对不来自于条款设计,而是用户需求,所以我们将据此进行产品共创。”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通行做法是开发出一款保险产品后,通过营销员销售给消费者。在前端与用户见面的是销售人员,而不是真正设计产品的精算师,难免会出现产需脱节的现象。而在信美的共创模式中,精算师将直接到一线和用户面对面,通过用户访谈、调研了解需求后,有针对性地为用户设计保障方案。

  同时,信美还采取了“乐高式”的产品模式,把保单模块化,尽量避免复杂的、大块头的保单,将单个保险做简单、做透明、责任清晰,让用户可以明明白白,并根据自己需求进行组合,避免花冤枉钱。“复杂了之后,会出现一些产品在保障功能上有交叉和重叠的现象,用户明明不需要却要多花钱。”曾卓说。

  为适应这种变化,信美在组织架构上也相应进行了变革,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精算团队。目前,信美的精算师队伍约有20人,比一般保险公司初创时多出不少。

  曾卓介绍说,目前信美将以发起会员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模式成熟后,再探索向更多此前未能被保险覆盖到的有同质化需求的特定群体提供定制化保障服务。

  一半员工是技术人员

  科技让保险更普惠

  在信美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家保险机构有近60人——近一半员工是技术人员。与之相对应的是,整个信美上下没有一个代理人。记者了解到,这是因为在信美的战略中,业务发展将依靠科技驱动,不再依靠营销驱动。

  “初创保险公司开业时技术团队往往在10人左右,但信美独特的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支撑。”信美信息技术负责人陈当阳预计,未来信美的技术团队还会继续扩大,2017年计划将增加到100余人。

  雄厚的技术力量,让信美生来就拥有了不一样的科技色彩。据悉,信美是全球第一家将核心系统架设在云上的相互制寿险机构。通过上云,信美大大节约了运营成本,每年花在信息系统上的费用只需传统保险公司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云计算还为信美对大数据的运用打下了基础,未来可以通过数据的挖掘,为用户设计生产更加符合需求的保险产品。

  陈当阳介绍说,信美的技术团队还在尝试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产品设计和服务环节,机器人版的“精算师阿信”将很快上线。目标是利用3年左右时间,将其训练成一名具有5-6年工作经验的精算师。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大大优化客户体验,从而让信美的保险可以变得更加普惠。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