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企一季度业绩普增 全面回暖尚难定论

  本报记者 綦宇 北京报道

  2017年一季度,国际油价在50美元/桶上下波动,布伦特原油一季度均价达到了54美元/桶。

  油企显然收到了高油价带来的红利。近日全球各大石油企业纷纷公布第一季度业绩,不难发现,几乎全部大型石油企业均获得了利润的大幅同比增长。

  而除了油价保持基本稳定之外,在经历两年的低迷调整期后,各家公司对其资产布局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聚焦更加高效和赚钱业务的同时,缩减整体开支,令各家企业的盈利能力均得到了保证。

  “石油企业的业绩回暖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征兆,经历低油价的洗礼后,这些公司均获得了不小的成长,”一位业内分析师告诉记者,“但是,国际油价走势目前不确定性还很高,现在说全面回暖还为时尚早。”

  就在今年4月份,国际油价出现了长达一个月的连续下跌,以布伦特油价为例,从四月初最高的58美元/桶,一个月迅速调整至48美元/桶左右。受库存高企和美国页岩油增产的影响,原油价格持续承压。

  上涨乏力的油价不仅考验着各类石油公司,也在考验着欧佩克的“定价权威”。由于生产的弹性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一跃成为国际石油的“灵活生产者”。而这些因素,也为这些油公司2017年的表现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石油公司业务普增

  依据最新公布的一季度数据,石油公司业绩普遍出现了高幅度的增长。

  得益于油价稳定和运营成本降低,埃克森美孚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8.1亿美元涨至40.1亿美元,涨幅一倍有余,同时每股收益也提高了132%,达95美分。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宣布将2017年25%的投资用于二叠纪盆地为主的非常规油气田开发,这一地区即是美国页岩油的主要生产地区。

  雪佛龙今年一季度盈利达26.85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这也是2014年以来公司在季度期间的最高收益,而这一公司日前刚刚宣布出售其南非的加油站等下游资产给中石化,今年度或将继续其资产出售计划优化资产配置。

  BP一季度获利15亿美元,普遍超过此前分析师预期,相较2016年同期表现上涨近3倍,同时公司油气当量产量为3.5亿桶/日,比上年同期高5%。

  值得一提的是,BP在今年一季度向媒体宣布将进行其战略规划更新,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戴尚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将在能源生产上进行调整,天然气的产量将会逐步超过石油产量。

  “我们会增大天然气在整体业务组合中的占比。现在的BP油和气大概是各占50%,”戴尚亚说,“而到2020年,我们希望这两者的比重分别为40%和60%。”

  另一家石油巨头道达尔延续了其四季度的强劲表现,一季度实现26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6%,其上游产量增加了4%,同时公司宣布进入巴西的大型区块。

  而在下游石化方面,道达尔加大了美国和韩国的投入,批准了两项新的投资,而这两国分别是其所在区域——北美和亚太最主要的石化基地,受益于区域消费能力的增长,道达尔对下游区域的盈利能力“非常乐观”。

  另一家石油巨头壳牌在今年一季度也收获了不俗的表现,获利38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完成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BG后,今年壳牌宣布将会持续进行200亿美元的资产剥离计划,并与BG整合。

  天然气业务或成重点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对于能源消费已经开始有了道德需求,即使用清洁能源保护我们的环境,”东帆石能源咨询公司董事长陈卫东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气成为目前最为现实的选择。”

  他认为,去年壳牌在行业整体萎缩的情况下选择收购BG即是这一趋势的体现,而从这一趋势延伸下去,天然气未来或会独立于石油以外,成为独立定价机制的大宗商品。

  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也向记者表示,未来全球LNG成为独立的大市场是趋势之一。“LNG可以摆脱区域的限制实现全球贸易,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加。”他说。

  在这样的基本判断下,未来在天然气方面的资源储量和交易能力,或许会成为决定一家石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即便是现在,天然气对于石油公司的贡献也在慢慢增加。

  “去年中石油扭亏增利比较好的油气田中,天然气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天然气业务在上游板块中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一位中石油旗下油田的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