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以来,宁波市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贯彻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按照“严字当头、全链联动、问题导向、定点排雷”方针,聚焦“一部二区三边”6个区域和9个环节的重点突出问题,加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推动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不断深入,有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经营主体12667户(次);完成食品抽检7861批次,合格率99.2%;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97件。

  一、加大排查工作力度,精准排摸风险隐患

  宁波市各级监管部门按区域、依职能,深入分析辖区风险,全面梳理排查食用农(林、水)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重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认真确立“排雷清单”。据统计,截止3月底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139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2667户次(其中,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单位1641户次,初级水产品养殖基地665户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9955户次、食品相关产品经经营企业406户次),建立食品安全“排雷清单”155项,经梳理全市共性食品安全隐患共35项。一是抓住农业生产源头,开展农业投入品绿剑行动,严查高毒限用农药销售使用渠道,重点排查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毒死蜱、三唑磷等禁限用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同时,根据农时季节和前期监管情况,以草莓和萝卜、青菜为重点种植业风险产品,加强安全生产巡查检查和风险监测。二是针对区域性、系统性水产品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重点排查牛蛙、乌鳢养殖基地存在高密度养殖带来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养殖尾水超标排放问题。三是严格排查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脂采购使用情况,严防“废弃油脂”“口水油”等流入餐桌;重点排查“3.15”曝光的日本进口核辐射地食品,及时对可疑食品作下架退货处理。四是排查306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严查一次性餐饮具生产加工企业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或违法使用回收料等行为。

  二、加强重点食品检验,精准查找问题症结

  “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宁波市各级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历年监督抽检及风险监测的结果,迅速制定食品检验计划,聚焦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加大对风险产品和风险主体的监督抽检力度,精准查找问题症结和隐患根源。截至目前,全市已共计完成食品抽检7861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2415批次、初级水产品养殖环节1244批次、食品生产经营环节4081批次、相关产品环节121批次)。市食安办依托“宁波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系统”大数据,重点对近年以来出问题较多的产品和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梳理,委托检测机构对蔬菜、竹笋、水产品、白酒、蜂蜜、煎炸用油、火锅用蘸料、牛肉及副产物、餐饮具等产品进行评价性检验300批次,全面检验评估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深厚舆论氛围

  宁波市各地利用多种途径、各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扩大社会影响面。一是媒体广泛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波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型网络平台定期向广大群众宣传“百日攻坚”行动及推进动态情况,接受公众监督与评议。二是开展广场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宣传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三是大范围张贴通告,提高宣传覆盖面。市食安办印刷15万张“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坚行动通告”发放给各地各部门,在食品生产经营重点企业,以及农村行政村、城镇社区醒目位置张贴,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检举揭发食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提供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