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7日07:21 新华网

围楼三面环水,只有一座桥一个门口进出。

围村全景。

进出围楼的唯一石桥。

村民通过石板桥进入围楼。

围楼里飘扬的国旗。

围楼有108间房间,每间房都有小小的葫芦窗口。

村民陆续搬出,对房子进行保护性维修。

围楼在修缮中。

葱郁的树林,起伏的青山,飞腾起的鸟群穿越村落。清晨的阳光洒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一位老人推开木质房门,穿过宽广的禾坪,与聚在一旁的邻里寒暄。没有城市的喧嚣,龙门县永汉镇鹤湖围村一片祥和安宁。

据鹤湖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十五世洪仁公由梅县松源满田村迁至龙门永汉莲塘开基,悬壶济世,执医为业,先在下莲塘村建王屋,继建鹤湖围村,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竣工。

古围屋的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外围、四碉楼、一望楼(后围中间的中心楼)、一斗门。堂横屋单层,外围高二层,碉楼高三层,望楼原高五层,现残存墙体。堂屋两侧分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中轴线宗祠为三堂屋,禾坪南侧有一口古井,斗门前有古石桥。围屋前有大面积池塘连接两侧壕沟,三面环水,围后依山,前筑女儿墙,后筑高围墙。建筑长宽均为80米,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共有108间通廊房,东北边仅设一斗门架石桥供出入。鹤湖围村是惠州市唯一的城堡式客家围楼。

围屋建筑处处彰显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凉。它的结构体现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几百人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还能和睦共居,体现了客家人淳朴善良的秉性。

纵观各地,不少古建筑经历历史变迁后损毁、坍塌,濒临毁灭的边缘。而鹤湖围村是幸运的,从修建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动,一直保留着原来的模样。村里的每一块石砾,每一片瓦砖,每一幅雕花,都遗留着历史的踪迹。进入围屋,立即能感受到那种深沉的历史感及和谐的氛围。

时过境迁,围屋内外不变的还有延续100多年的客家传统。现在,王氏族人已经分布各地,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围屋生活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即便如此,客家人的传统仍深深烙印在这里,宗族的祭祀、聚会、婚嫁,还有节庆添灯等习俗,仍然年复一年地传承着。

祠堂三进,鹤湖围村的祠堂中堂正厅上悬挂着一块“树槐堂”的牌匾。每年正月十三,村里新生的男丁都集中在这里举行添灯仪式,寓意“添丁”,庆祝家族添加了香火,人丁兴旺。灯的数目按照男丁的数目高挂,一丁一灯,有几个就挂几盏。这个节庆往往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最多的时候有700多人,重现围屋各户人家济济一堂的热闹场面。

如今,鹤湖围村已跻身南粤大地宝贵的文化遗产之列。2001年被录入《南粤客家围》,2009年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2010年被列入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入选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7年,鹤湖围村入选国家住建部等七部局联合公布的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鹤湖围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文物旅游发展前景广阔。2009年以来,龙门各级政府制定保护管理制度,县文化部门希望村落维修后能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让更多人了解认识王氏族人的历史,了解客家传统文化。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林文通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