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5日05:29 金融时报

  M2增速平稳回落 企业中长期贷款快增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本报记者 李国辉

  2017年一季度末,M2同比增长10.6%,增速较此前明显回落。

  在4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说明了M2增速回落的四个原因。一是基数原因。2016年一季度M2同比增长13.4%,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较高值。二是商业银行表内资金对资管产品的投资规模收缩。MPA以及监管抑制空转套利,对商业银行表内资金投向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券净增量较上年同期均回落较多。四是部分贷款增速有所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双双回落。

  “目前,M2增速与经济增长总体上相适应。”阮健弘表示,M2增速平稳回落,反映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和对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监管的加强,有利于缩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传递链条和滞留时间。同时,社会融资规模、企业中长期贷款等指标同比多增,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22万亿元,同比少增3856亿元;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环比小幅回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剔除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实体经济新增信贷则环比小幅上升。季末,MPA严格考核下银行适度收缩投放规模是主要原因,地方债务置换于3月份启动可能也是拉低信贷的一个因素。

  阮健弘介绍称,3月末,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4.5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势基本平稳,较好地满足了当前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

  一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67万亿元,同比多增599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末高1.2个百分点。鄂永健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快增与当前基建投资高增长一致,是经济企稳的反映。

  此外,固定资产贷款和经营性贷款增长也有所加快。一季度,企业及机关团体固定资产贷款新增1.92万亿元,同比多增417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新增1.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91亿元;余额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

  从产业投向看,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继续稳步增长,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5.2%和9.4%,比上年末分别高两个和2.1个百分点。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势良好,余额同比增长13.5%,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

  另外,一季度,票据融资减少1.08万亿元,同比多减1.45万亿元。阮健弘表示,票据融资多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与票据贴现利率上行有关。鄂永健认为,票据融资明显减少是季末监管考核下银行通过票据融资腾挪信贷规模的结果。

  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比回落

  去年以来,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与之相关的房地产贷款数据备受关注。3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0.9个百分点;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1.7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0.4%,比2016年占比低4.5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7.54万亿元,同比增长7.4%,比上年末回落0.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长35.7%,比上年末回落1.1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随着制造业经营形势回暖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按揭贷款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升级的背景下增速放缓,占比趋于合理。

  阮健弘表示,上述房地产贷款余额和银行表内持有的其他对房地产企业的债权以及对房地产企业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保函等或有债权,一并构成银行业房地产信用敞口。银行对其他行业的贷款属于相应行业的信用敞口,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非房地产贷款不构成所谓的银行对房地产的“间接信用敞口”。

  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房地产信用敞口约为29.8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2.7%。阮健弘表示,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指示精神,积极指导金融系统配合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相关工作。

  表外融资占比明显提高

  社会融资规模是衡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比较全面的一个指标。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68亿元。阮健弘表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多增,存量增长适度,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没有减弱。

  从结构来看,社会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多增的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4.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57亿元。二是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比多增较多,两者合计增加1.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618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9.8%,比上年同期高9.2个百分点。其中,委托贷款增加634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7349亿元。三是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4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08亿元。四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68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05亿元。

  温彬表示,一季度,表内人民币信贷占比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占比均有所提高。可见,MPA考核的实施在防范金融体系风险的同时,保障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鄂永健表示,表外融资明显增加,推高了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水平。考虑到表外理财已经纳入MPA,一系列旨在控风险、去杠杆、限制套利的监管新规即将出台,未来这些非信贷融资可能难以保持高增长。

  此外,企业债券融资较上年同期多减较多。一季度,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147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万亿元。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