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锋刃 北京报道

“未来的风口在哪儿?”这是每一个风险投资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在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看来,投资布局应该在风口来之前就做好,投资不能看风口到来再投。邓锋告诉《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他希望找到未来超级公司缔造者。

邓锋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邓锋曾在美国创业成功并实现公司上市,后将公司卖掉回国。2005年,邓锋带着在美国获得的“第一桶金”悄然回国,牵头创建北极光创投,目前管理着多只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在内的共计逾100亿元资产,已经投资的近200家公司有10%在种子期进入、70%在A轮投资阶段注资,20%的比例为B轮及以后的项目。历经12年的成长,北极光创投聚焦战略始终未变,坚持投资科技早期项目,并在各种行业的风口到来前,提前进行布局。

投资不能赶风口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如何看待互联网历经20多年的变化对商业的影响?

邓锋:互联网已渗透到各种行业,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未来,IT与各种行业将会深度整合,然后依靠数据,而不仅是依靠工具,将会产生重大的变化。未来会有很多机会,比如“新零售”,产业形成闭环,供应链要整合,这都是需要与互联网整合。都是要做一些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分析,当今的很多行业其实只是刚刚起步。

移动端同样是未来的重点,像共享经济模式等新兴模式都是基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将会带出更多的优秀企业。未来像BAT这样领域的机会比较少,基本已被垄断。互联网在各种行业应用增多,同时会减少与BAT之间的直接竞争。像“大数据+IOT+人工智能”等依靠科技创新的领域会增多,而人工智能关键所在就是大数据。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未来10年的人工智能将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邓锋: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很多,确实会代替人类解决很多问题,像很多人所说人工智能将会彻底代替人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和人类相比,还是有很多根本的差别。不能将人工智能神话成无所不能,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性工作,人工智能同样可以创造,但效果未必好。这就驱使我们对教育进行改变。未来的教育不应是程序、事物型的内容,艺术、文化、人际交流等方面的人才会需求更多。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创意产业的未来会怎样?

邓锋:当GDP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会从温饱、房子、车子等方面的需求逐渐过渡到精神需求方面,创意产业像“娱乐、文化、体育”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而中国人的基数庞大,这方面未来的机会很多。创意产业怎么投?有些IP特别火,其实有些过热。

很多的行业都存在一个问题,未来前景很好,但当前估值会过高。这对投资人是很大的挑战,可能是用后年的价格购买这个企业股票,即便投的是好企业,但回报率会降低。一个成长型公司,上来就按20-30倍PE估值,可能原来没有很火的时候8-10倍PE就能买下来,如果公司成长不错,未来投资可以回收,但回报率降低,赚的钱少了;如果不投,机会可能就会没了。整个行业面临着钱多的市场环境,钱多会催生更多好的机会,但坏处是行业竞争使得被投资的企业估值被炒高。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 而对于趋势性投资,有声音称,顺者胜,逆者亡?对于趋势性投资潮,您有何看法?

邓锋:对于趋势性的投资潮,我非常不看好。作为VC投资,应该在风口到来前,便已投资进入,否则风口来时估值一定很高。理论上说很容易,实际操作时很难,谁知道风口什么时候来?我们只看大方向,如果认为好,在估值合理前投资进入,而不是去想风口和趋势何时能来。反而是风口到时,考虑是否应该退出了。风口过后,很多领域都会迅速冷下去。投资人应该做趋势性投资,风口投资和趋势性投资是不同的。

江湖十年夜雨灯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在过去的10年中,您对中国投资领域有哪些体会?

邓锋:中国的创意投资产业进展神速,而且变化很快。2005年,是美元基金进入中国的元年,至2009年创业板开放后,出现人民币基金。目前国内有包含VC、PE上万家的投资机构,单融资量都是几十倍的成长,甚至单国内的引导基金体量就有上万亿。创业的机会在迅速增加;企业家的素质在提高,人才比以前增多,现在已不是当年依靠海归这一个群体,很多创业者都已出现第二波群体,如在成熟公司的高管自己出来创业。外部政府大力支持创业,包括社会文化,过去大家很多会选择去国企、公务员之类的职业,现在创业是件挺酷的事情。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非常积极正面的变化。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过去10年,北极光在哪些投资领域回报率较高?

邓锋:在新兴领域的布局一定要早,甚至要对行业的发展规律熟知了解,才敢去投资。不能说什么领域热度极高时进入,那或许是个坑在等你跳。北极光的投资是比较稳健的,但也不是最保守的,目前处于整体投资行业的中上游位置。我们比较强调对企业的投后服务,投了很多B2B的高科技型企业。我们在每个赛道上只投精品,但赛道数量可以覆盖多些。

TMT领域回报率相对较高,医疗健康也很不错。未来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肯定有发展,IT云计算基础架构肯定会有机会,消费升级机会会更多,娱乐文化方面都有机会。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北极光过去积累的投资经验对于未来10年会有哪些帮助?

邓锋:首先自身的战略是不能经常变化的,战略是与整个团队的DNA及整体社会发展趋势相关的。比如北极光的很多合伙人本身学的就是IT领域,肯定要聚焦在我们擅长的领域。每个人分两三个领域,必须要对所投资的领域及行业了解得非常清楚,我们要向业界的领袖、学界专家去学习积累。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未来10年的北极光会做出哪些改变?

邓锋:有些内容暂时还没有想清楚,现在有很多国内的投资机构模式正转向资产管理公司,此模式会更加提升盈利空间,但风险同样会很大。做投资就要聚焦做擅长的事情,而不是什么都想做。现在外面资本多,想融资可以超募,但这么做风险很大。资本太多,投资机构就会出现激进的现象,着急把钱投出去。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过去10年和未来10年对比,最大的不同与改变将会是什么?

邓锋:能成为国内做第一代风险投资人是很幸运的。未来要看我们是否能投出几个超级公司,如果没有实现,那就非常遗憾。而行业独角兽都不能算超级公司,必须得达到百亿美元的规模。未来10年,各种行业的机会在不断增加,各种行业逐渐成熟,回报率会相对下降,企业发展的两极分化会比较严重,这都是投资行业会面临的问题。10年后的投资人很可能都不是现在的这批人,投资行业自身的更新换代同样非常快。

编辑:刘春燕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