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进出口增21.8% 外贸延续向好态势

  专家认为,国内经济短期明显回暖,但难以实现周期性的复苏。短期回暖对进口的拉动作用能否持续,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外部市场方面,欧洲国家选举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成为不确定因素。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外贸连续三个季度回升。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未来复苏形势能否持续还要考虑诸多因素。

  需求回暖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33万亿元,增长14.8%;进口2.87万亿元,增长31.1%;贸易顺差4549.4亿元,收窄35.7%。

  “一季度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国内经济稳中向好,进出口总值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积极变化增多。”黄颂平认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称,总体来看,贸易状况向好回暖,全年出口明显好于过去两年,有望实现正增长,进口会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全年贸易状况比过去两年要乐观许多。

  对于外贸好转的主要原因,黄颂平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出现持续改善迹象,外部需求回暖;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带动进口持续增加;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同步推动进口值增长;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2月份,我国外贸出现近3年来首次月度逆差,一度引发市场重视,导致机构对3月份进出口数据估计趋于“悲观”。可以肯定的是,3月份进出口的确出现了明显的复苏。特别是,3月出口创两年来最高增速。

  中信证券宏观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3月中国出口大幅回升,进口也保持了强劲增长,贸易顺差也重新显现,表明2月出口的走弱和贸易逆差的出现仅仅是季节性的扰动。往后来看,今年中国的外贸形势正处于一个逐步向好的过程中。

  “数据最大的亮点是进口增长非常快。这受到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带动,尤其是工业初级产品等价格同比增长幅度非常大,对进口数据抬升作用比较明显。”刘学智表示。

  数据也显示外需回暖,中国3月对美、欧、日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大幅反弹,对东盟和韩国出口增速明显增长,但对香港和台湾增速明显回落,发达经济和新兴经济对出口均有明显贡献。

  二季度外贸增速或回落

  数据显示,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2,结束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走势,与2月持平。中国一季度进出口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回稳向好走势。

  那么,一季度的进出口高速增长态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黄颂平指出,一季度贸易情况不能代表全年。外贸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外贸面临的困难不是短期的。另外,黄颂平称,相比一季度,今年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基数抬高了16%,维持快速增长难度加大。初步判断,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很可能出现回落。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认为,2017年中国外贸将延续回稳向好态势,但像一季度这样的高速增长恐怕难以为继。“去年外贸特点是前低后高、逐季回稳,后三个季度要想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高速增长难度较大。预计今年我国外贸总体将呈现稳中向好的走势。”

  刘学智认为,国内经济短期明显回暖,但难以实现周期性的复苏。短期回暖对进口的拉动作用能否持续,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外部市场方面,欧洲国家选举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成为不确定因素。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