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飞机走俏背后:中国公务机市场仍“冷风习习” 

  见习记者 彭苏平 上海报道

  “降至谷底”“深度调整”“回归理性”……这是近年来形容中国公务机市场最常用到的几个词。这也显示出,相较于几年前的风光,如今的公务机市场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第六届亚洲公务航空会议及展览会现场发现,二手飞机、小飞机、包机等话题受到业内关注,几个行业趋势逐渐明晰:二手飞机“走俏”、包机市场稳步增加。

  但是,在2014年中国公务机销售骤然降温后,市场基本面仍无明显改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多家公务机制造商交流后得知,2016年公务机在华销量仍然“疲软”,几乎与上一年度持平。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专业人员配备短缺等行业瓶颈也未得到妥善解决。

  二手飞机销量提升

  二手飞机正成为今年展会的热门话题。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德·博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的公务机市场正日渐成熟。随着人们的消费偏好趋于理性,二手飞机的交易市场正在形成,不少运营商的二手机购进量与新机购进量基本持平。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简称“巴航工业”)大中华区公务机销售副总裁周宁宁称,巴航工业二手机销量截至去年年底已占据总量的30%,呈现出良好增长势头。

  空中客车公司客户事业首席运营官雷义也表示,二手飞机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正逐步扩大。他解释道,以空客的飞机为例,都是以每年执行上千小时的飞行为设计初衷,而很多公务机一般只飞行了上百小时,因此公务机的残值相应也要高于普通飞机,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据雷义进一步介绍,相对于新机,二手机不但具备价格上的优势,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尽快投入使用,给用户提供了较大便捷。为此,空客公务机还专门推出了一项新的支援服务,即“快速上手”(Easy Start),为二手公务机意向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培训、支援和升级等。

  不过尽管如此,二手机市场仍面临库存积压的风险。霍尼韦尔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球二手机市场中,2016年11月约有10%的飞机等待转售,较去年有所回升;而受访运营商未来五年内的二手飞机采购计划也减少了约8%。

  巴航工业大中华区活动管理经理韩冰对此解释,由于经济持续低迷,北美、欧洲市场流出了更多的二手机。

  由此带来的是二手飞机报价持续走低。

  事实上,由于飞机状况差异,二手飞机的价格存在很大不同。可以参考的一个例子是,飞机租赁商Doric公司总经理Sibylle Paehle曾表示,一架机龄10年的空客A380飞机可能会售价1亿美元左右。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A380的目录价格在4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折价75%。如果出租,月租金则能够打到六折。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解释,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轨迹不同于欧美,导致用户对待二手飞机的态度存在差别。“美国是从小飞机走向通用航空,然后再走向大型客机,注重实用;而中国则是从大型客机起步,公务机是由大型客机改造而来,慢慢才转向小型飞机。所以,对轻型机、二手机的接受都需要时间。”

  此外,公务机市场信息不对称、二手飞机交易不透明也是导致二手公务机交易数量偏少的重要原因。周宁宁认为,中国公务机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客户在跟风浪潮中选择的产品并不合适,随着市场的发展与调整,客户偏好将回归理性,二手机以及中型、轻型飞机构成的“小飞机”市场有望扩容。

  公务机市场仍在低潮期

  二手飞机走俏的背后,却是公务机销售市场仍匍匐在市场底部。

  巴航工业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坦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公务机市场都“感到一股冷风”。中国市场虽然已经“触底”,但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专业人员配备短缺等行业瓶颈,仍然处于较低迷状态。

  上述霍尼韦尔的报告也显示,2016年新公务机交付量约为650-675架,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报告解释道,这主要源于成熟机型的订单量降低,以及新交付飞机的具体应用领域趋于稳定。

  在展会现场,不少公务机制造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年新机的交付量几乎与前年持平,整个市场仍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韩冰称,随着包机服务等新业态的产生,市场对新机及二手机的需求都会放缓。而二手机市场出现较大存量积压,一方面说明二手机的“走俏”只是相对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新机销售的限制,从这个层面而言,这是个不太好的信号。

  韩冰提到的包机业务,确实是近年来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据周宁宁介绍,尽管公务机销售呈现疲态,但中国的包机市场规模每年仍在以15%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用包飞机的方式进行旅游、商务,通用航空的这一块市场需求是稳定增加的。”维思达公务机的新闻通稿也声称,包机需求的日益递增,让其营收每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成为可能。

  公务机使用需求的确在上升。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舱地面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迅在发言中介绍,2016年,上海机场公务机航班起降量达到6136架次,同比增长10%。

  “个人客户在买飞机方面,之前确实是比较狂热的状态。低谷过后,他们的消费更趋于理性。”周宁宁进一步指出。

  而包机业务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公务机运营市场的繁荣。据了解,很多企业除自用公务机以外,都会积极开展包机服务。周宁宁也透露,仅3年时间,巴航工业的运营商数量从18家增加到了52家。

  更多的进入者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不少公务航空公司为分一杯羹,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特色服务。例如上文提到的维思达公务机,为“拉拢”中国客户,成为首个通过微信预定全球航班的国际公务机公司;金鹿公务机则推出了“Deer Jet Care Plus计划”和“金鹿FBO会员权益卡”,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望实现重要突破。陆迅表示,为抓住公务航空的发展机遇,上海机场正积极推动公务航空基础设施的扩容,虹桥机场公务机基地二期机库预计明年航展前投入使用,而浦东机场公务机基地项目也将开展前期研究。

  (编辑:骆轶琪,邮箱:luoyq@21jingji.com)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