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证券时报记者 王莹

  近日,银监会给各银行业机构下发了一份“去套利”文件,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要点》(46号文)。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上述文件除了给同业业务及表外理财戴上紧箍咒外,信贷资金和票据资金的流向,是另一个银行业绕不开的风险潜藏点。其中,监管层将信贷违规操作手法一一罗列,细化至40余项。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该文件警示意义较浓,但执行层面还需进一步的指导意见出台。

  票据大整顿

  自2016年以来,票据大案不断曝出,违规行为并非个例,不少案件的涉案资金严重影响了跨市场的金融秩序。

  不少业内人士坦言,风险案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内控管理出了问题。票据中介与内部员工相勾结、拉长票据链条、并大量使用抽屉协议等方式套取资金,再将资金腾挪到其他金融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监管机构一手出台46号文,一手开出25张罚单。银监会日前披露,对17家银行业机构开出4290万元的罚单。其中,恒丰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和信达资产“犯错”最多,华夏银行被银监会判定为“商业承兑汇票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风险漏洞”。

  46号文关于票据业务的专项治理共涉及二十余条,其中有五条专门论及票据“空转”的问题。实际上,今年2月,上海银监会便对农村金融机构利用票据扩规模的违规行为有过突击检查。

  据记者了解,银行循环开立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承兑汇票并办理贴现,套取保证金的行为较为普遍,这导致了资金一直在银行体系中空转。联讯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认为,“这既满足了银行自身冲规模的需求,企业也获得更多的资金,但这种票据若无实际贸易背景,则纯粹成为了空手套白狼的金融工具。”

  严控授信业务流程

  银行信贷投放需遵从政策大方向,避免产能过剩和房地产行业。然而,仍有银行通过其他渠道向地产业“输血”。

  在内部管理中,部分银行还存在发放虚假用途的贷款用于股票或理财投资、多头过度授信集团企业及个人信用贷款的情况。

  “这个问题的源头不在银行本身,而在于羸弱的经济基本面。”李奇霖称,在实体回报率低下的情况下,非金融部分面临着较高的债务压力,企业可能将信贷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或挪用于金融投资,造成资金空转。

  本次专项治理要点中,甚至细化到了“银行是否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否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收取费用”等数十个常见的银行违规套利手法。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誓要给金融去链条、去杠杆,但不会断然下猛药,应该会给金融机构留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