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2日18:14 一财网

日本设计师山中一宏

山中一宏作品“纸手电”

卷起一张纸片,包住一只小LED灯,山中一宏设计的“纸手电”(PaperTorch)构造简单得匪夷所思。第一次看到它的人通常都会质疑,这手电怎么没有一个像样的外壳?看它不堪一握的样子,也许根本用不了几次,还不如普通的手电筒吧?不过,当你真正了解山中一宏的设计初衷,就不会“苛责”设计师的“敷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强烈地震。山中一宏的“纸手电”应赈灾而生。“受灾之后,人们普遍物资匮乏的窘境,我想以此为他们提供最简易便利的照明方式。”事实上,“纸手电”并非用纸片卷着灯泡那么简单。它的纸片外壳有一个特别处理过的切口,在卷裹灯泡的背面附着两枚纽扣电池。一旦纸片张开平铺,电源就被自动切断,灯光随之熄灭。按照山中一宏的构想,平日存放这种应急“纸手电”只需要两个箱子,一个箱子存放数百张纸普通厚度的纸,另一个箱子摆放LED灯泡和纽扣电池。需要急用时,拿出这两个纸箱子就能解决几百人的照明问题。

而与之配套的还有一款“只是一弯纸月亮”(It'sOnlyAPaperMoon)的灯具。同样是以纸片包裹灯泡,作为吊灯,它还需要一枚夹子和交流电。如果摘掉灯泡,灯罩会自动恢复成纸片。对于灾后住在临时居所中的人们来说,有这样一盏简单又不乏暖心创意和意境的“只是一弯纸月亮”,能让人们得到些许安抚。

“只是一弯纸月亮”

作为山中一宏设计师生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纸手电”、“只是一弯纸月亮”和另外12件极简设计作品,近日齐齐亮相上海当地艺术博物馆1楼psD。展品虽然不多,但对于自己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可见×不可见:山中一宏设计展”,设计师本人带着他的工作室团队亲自策展、布展。从调试现场灯光到展品搭建、调试,山中一宏事必躬亲。

“我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布展期间更不可能懈怠。”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这位低调的设计师语出惊人,“我不会为不必要的睡眠浪费时间。”

设计师中的艺术家

在日本设计界,一样是极简派的掌门人,但和原研哉、深泽直人相比,山中一宏的气质更像是艺术家。

1997年,山中一宏在英国皇家艺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并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停下脚步自省。“我唯一担心的事情不是挣钱,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做设计,不被其他事情所左右。”当然,必要的商业设计还是不能少。为了弥合现实与梦想的差距,山中一宏近乎固执地为自己的事业划出了一条界限,“除了为品牌和制造商服务之外,我把精力都放在做自己想做的设计上。每年产出的作品中保持30%以上的自制设计,是我给自己定下的最后底线。”

也正因如此,山中一宏的设计,从本质上来说与冷淡系的无印良品不同。后者的设计策略完全根据详实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而制定。而山中一宏却根本无暇关心市场趋势和设计潮流,用他的话来说,所有作品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

普通无奇的材料经过山中一宏的精心营造,可能会幻化出另一番景象。“如沐和风系列之长椅”(HowSlowtheWind-Bench)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在3米长的板材,中间切开一条缝,用以镶嵌坐垫,制作工艺和中国古建中的榫卯颇为相似。整张沙发没有使用一滴胶水,全由设计师和工艺师手工完成。

“只是一弯纸月亮”,以纸片包裹灯泡

山中一宏的思维和哲学理念与日本传统文化的虚无一脉相承

“不少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对自然的好奇,”山中一宏坦言,虽然沉溺于设计和精工细作中的他,并没有太多时间享受野趣,但他却有着见微知著的本领。凭借敏感的眼睛、耳朵还有鼻子,他能从自然光线的变化中体会到旁人忽略的自然之美。清风拂面,吹动树叶泛起沙沙声,也会令他心动。“有时候,空气中的湿度起了变化,我甚至能用鼻子嗅到大地弥散在空气中的潮湿气息。这种细微的感觉,也会引起我对春回大地的联想,触发我的设计灵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中一宏一直在扮演诗人的角色,只不过,他是用设计写下诗篇的人。诗人常常对月吟颂,同样,“月亮”也是山中一宏的重要设计母题。从“便携月亮”到更早期的作品“月亮之上”,以及前文提到的“只是一弯纸月亮”,从作品的命名中,你就能猜出这位设计师是个不折不扣的“月亮粉丝”。“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但它却能反射出柔美的光晕,这无法不令人迷醉。”山中一宏坦言,月亮代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相信以此为题的用心设计,具有牵动人心的力量,即便那些作品的的构造和线条看上去极为简单。

寻找物与人的关系

外表内敛,不常喜形于色,个性鲜明,执着于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又时不时表露出内心的柔软和诗意,或许,这也是山中一宏能获得外界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便是为诸如Pallucco、Desingerbox、Boffi这些商业品牌捉刀,他仍小心地尽可能地忠于自我,保持他一贯的极简设计风格。对自身的严苛,让他看上去犹如冷面热心的古代工匠。

尽管,山中一宏一直否认其设计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然而,他的思维和哲学理念却与日本传统文化的虚无一脉相承。去京都安龙寺参观名胜“枯山水”,引发了山中一宏对于设计哲学的思考和探索。

在“枯山水”的庭院石块布局上,他倏然发现那些匠人的缜密。“每一块岩石的朝向、形状、露出泥土和水面的比例都大有讲究。他们不动声色地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些细节。人们一般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只道这是顺其自然的杰作。”古人的设计杰作,让山中一宏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岩石隐藏在地下的部分,但露出的石头发挥了点到即止的作用,引导着人们通过想象感知不可见的事物。”

“枯山水”带来的启迪,催生了山中一宏的灯具作品“枯石禅园”(RockGarden)。金字塔式的组件看似在发光,其实在反射设置框架上的光源。而从外侧面看,框架却是一笔暗黑。在人们的眼中,可见的光和不可见的光至此全然逆转。山中一宏仅用一盏灯将可见和不可见的设计游戏玩转的游刃有余。

事实上,每一次的公开演讲,山中一宏都会反复强调他的“不可见”设计哲学。“我关注物体周围的空间,而不是物件本身。因此,那些不可见之物具有一种独特的价值,”按照他的观点,如何拿捏物体的造型并没有太大意义。物体本身只是设计空间的工具而已,用可见的方式创造不可见之物,这场设计游戏才被能玩的尽兴。

最近,继对月亮主题设计痴迷不已之后,山中一宏又迷上了光影游戏。脑洞大开的他正在潜心研究如何设计“云雾”,作品的名字他也早就想好了——“光之云”。其构思是在喷泵中加入最新发明的发光的液体,让人们喷洒在空气之中,形成不同的照明亮度。“想读书就喷100瓦,需求打打瞌睡,就喷15瓦。”不过,让山中一宏感到烦恼的是,到目前为止,如何让发光液体在空气中停留一段时间这个技术问题还没能解决。

“我喜欢光影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它是可见与不可见之物之间的转换媒介。对我来说,不可见之物和可见之物的关系,犹如人的内心情感和金钱物质。和金钱物质相比,当然是内心的情感更为重要了。”尊崇内心所想,成名后的山中一宏仍然住在一栋老房子里。据说,里面的家具陈设都是他从二手旧货市场或者跳蚤市场淘换回来的。他表示,自己一直很享受这种被旧物包围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好,这些可见的事物让我思考不可见的事情。比如,它们之前的主人会如何使用它们。”但同时,他坦言绝不会在家里使用自己设计的家具。“这会让我无时不刻都在思考这些设计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我总得在工作之外歇一歇。”(本文图片均由摄影记者任玉明拍摄)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