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日前在香港上市的沈阳企业辉山乳业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股价由2.81港元跌至最低0.25港元,跌幅一度超过九成,午市收盘仍高达85%,创下港股市场股票单日跌幅的最高纪录。曾经的明星企业陷入了困局,由于该公司涉及债权银行多达23家,此事在金融市场引发了一场风暴,董事长杨凯承认“资金断裂”。

  然而记者赶赴辉山乳业所在地时发现,当地竟然已经处于一种“维稳”的态势中。据报道,在该公司管理层办公所在地辉山乳业大厦外,周边拉起了警戒线,两辆警车停在门口,多名警察在门口看守,北青报记者刚拍了几张照片,一名便衣人士走过来称这里不能拍照,并要求离开。

  北青报记者还在辉山乳业的工厂门口遇到了两家债权人代表,其中一家是某大型国有银行,另一家为融资租赁企业。他们分别从北京、上海等地赶到沈阳,调查辉山乳业暴跌的原因,以及辉山乳业目前的真实处境。但由于保安看守严密,两名债权人代表也没能进入辉山乳业的厂区进行调查。

  据一名债权人代表介绍,辉山乳业股价断崖式下跌之后,他们受单位委派,来沈阳调查企业的真实情况,随时向后方反馈。而此前在辽宁省政府金融办的组织下,辉山乳业已经召开债权人工作会议,会议主题就是维稳。

  不可否认,辉山乳业在辽宁当地绝对算是龙头企业,董事长杨凯在2016年以260亿元身价位居胡润富豪榜第66位,一跃成为辽宁首富。因此辽宁当对辉山乳业的关注是很正常的,政府希望帮助本地企业度过难关的心思也是值得称道的。

  但问题在于,辉山乳业遭遇的是资金断裂,而不是货物被抢,受到的是股市空头的围剿,而不是社会流氓的冲击。辉山乳业需要的是打开门引入新的投资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不是严防死守让外界不知道辉山乳业的情况。

  有消息称,辉山乳业将推出公告,回应市场有关传闻,目前律师正在修改中。多名债权人表示,他们期待公告对市场传闻有实质性的回应。这都体现了辉山乳业需要更多信息发布的紧迫性。

  然而当地政府将该公司办公所在地用警车、警戒线保卫起来就显得莫名其妙,甚至连在大楼外拍摄的记者也要制止、驱离,这就显得不太对劲了。北京时间“时间论”(微信ID:Btimelun)很好奇,这样的做法对于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的改善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同时,企业对于远道而来的债权人,非但没有给予适当的指引和说明,反而是由安保人员限制进入厂区了解情况,则更加显得不合时宜。

  维稳的政府手段和紧绷的企业状态,其实不能给投资人以信心,所谓的“维稳”虽然在社会秩序层面看上去“固若金汤”,但是对于构建公众特别是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可能起到的倒是反效果,假如媒体、公众特别是投资人和潜在投资人都对这家企业的情况不了解、不清楚,反而制造了更多的紧张气氛,那么政府和企业索要的“稳定”恐怕就维而不得了,假如有人此时抛售债权和股票,难道政府要把警车和警戒线弄进投资市场去么?

  此前在金融维稳会议中,辽宁省金融办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要抽贷,对辉山乳业要有信心,希望能给辉山乳业四周的时间来解决拖欠部分利息的问题。中国银行、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和浙商银行在发言中纷纷表示愿意相信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辉山乳业,相信其有能力四周内支付全部拖欠的利息。这其实就是用金融手段来“维稳”,显然比警察警戒线管用的多,也更能给投资人以信心。

  希望当地政府明白,辉山乳业陷入的是企业经营和资金的困局,这里边有投资市场固有的逻辑和规律,真正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同样不希望企业倒闭,这对他们来说有着割肉之痛,其痛绝不亚于政府的政绩之痛和财政损失之痛,而媒体的报道同样也有着维护投资人和更广大公众知情权的意义,政府机构不应当越俎代庖地将企业隔离起来,用警察充当维护企业经营稳定的砝码显然是出错了招,对弄错了斗争大方向。

  而目前辉山乳业真正的“敌人”,与其说是蜂拥上门的投资人和媒体记者,不如说是在资本市场虎视眈眈的各路空头,这时候反而应该是用公开透明的姿态和企业真实的情况说服、安抚投资人,善待代表公众关注的媒体记者,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加入,以对抗目前的资金断裂困局。而这个过程中,“严防死守”的维稳思维恐怕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期待辉山乳业可以有一个更公开、更专业的姿态,也请当地政府克制自己的“保护欲”,更多地用金融手段来解决目前的问题,维护企业乃至投资人的利益。

  文/佘友独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