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林,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西省委员会副主委,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地域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十分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

  记者: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您是怎么看待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的?您认为文化有着怎样的渗透力和感化力?

  王东林:文化作为“软实力”,其实一点也不软。它就像水一样,具有不动声色的渗透力和无坚不摧的穿透力,正如老子所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这里的“驰骋”,就是穿透。任何一个个体,都有一个从出生时的“生物人”到长大后掌握并习惯他所属群体生存方式的“文化人”的进化过程。正所谓“习惯成自然”。文化正是人所习惯的包括思维方式、观念模式、审美趣味、心理状态、性格偏好、行为模式在内的生存方式。这个过程就是在文化不动声色的渗透力和作用力中完成的。

  古代历史中,一些征服者对被征服者使用“毁其宗庙、灭其文化”的手段,破坏既有的文化认同,植入新的文化因子。放眼当今世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的“文化渗透”,同样利用了这种规律。而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开始怀疑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活法”,去向往别人的“活法”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必然遭致深度动摇,文化必然出现危机。这里所说的“活法”,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特有的生存模式,可以理解为“文化模式”。

  思想观念构成文化的核心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旦改变,人的原则坚守和行为方式必定随之改变。近年来,我国反腐败斗争中查处的许多案件,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为什么提出“文化强国”?我将这句话理解为“用文化的手段达到我们建设强盛国家的目的”。因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从而更好地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展示的不是肌肉的力量,而是骨子里透出的力量。

  记者:“四个自信”之一就是文化自信。您觉得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内涵是什么?文化自信对现实有着怎样的意义?

  王东林:文化自信就是中华民族对自我文化理想、价值、活力与前景的确信,对信仰的坚守,以及对推进本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坚韧与执着,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在时代风云中立稳脚跟、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前提。

  文化自信首先是文化自知,也就是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比较深层的认识,包括在世界维度上横向的比较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自己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深层理解上的,这个价值是面向世界的价值,更是引领中华民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智慧的新实践。

  有了文化自知,我们才可能怀着对历史和创造历史的先人的尊重,由衷地产生出一种对母体文化的感恩,形成文化自尊,而不是妄自菲薄,进而通过对本国文化的客观认识,发现其价值,建立文化自信并信仰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记者:在坚持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就要求我们对文化有着正确的认识。您认为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在这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东林:中华文化一贯奉行“文以载道、教以传道、艺以弘道”的宗旨,即使是娱乐,也要兼具“寓教于乐”的教化之功。但当下有些文化作品不观照现实,反映不了社会主旋律,而是一味地追求猎奇效应和点击率,过于看重经济效益,传导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这就是文化价值的迷失。若不矫正这种迷失,就会导致受众审美趣味的退化和心灵的荒芜。这样的文化,就背离了它应该负载的“道”,也放弃了它原本正确“向导”的责任,而成为低俗的“捧哏”、恶俗的“帮凶”。于是,传统被剪断了,历史被恶搞了,价值被颠覆了,是非被混淆了。对这种现象,需引起重视。

  合格的文化产品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对国内市场而言,文化价值要远远重于它的经济价值;而对国际市场而言,一件优秀的文化产品对国家的贡献度尤其重要。优秀作品不仅可以感染世界受众、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而且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这些年,针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就具备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舞台的实力和魅力。能达到国内和国际市场两个效益的增长,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应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弘扬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要。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就是要发挥文化的宣传动员作用,进一步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和目标认同,进一步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记者 李自强)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