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3日23:15 中国产经新闻报

  传统文化借综艺复兴 看起来很美

  本报记者 张毅报道

  “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的毁灭。狮子和蚂蚁一样伟大,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

  这是童话大王郑渊洁与其父郑洪升,在近日爆红的央视节目《朗读者》中动情演绎的一段朗诵内容。优美文字与情感故事的结合,让该节目自播出以来就好评如潮,豆瓣评分一度飙至9.3。同样是文化类综艺,同样是高分评价,春节期间一档《中国诗词大会》,也让人们邂逅了一场风花雪月。

  此类节目,有人认为没有光鲜亮丽的明星“鲜肉”吸引眼球,也没有犀利的语言和脑洞刺激感官。有的只是在朴实中传递文化精深、在故事中传递世间感动。

  如果把“娱乐至死”奉为生存法则的各色综艺比作山珍野味,诸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则更像是清淡却精致的江南小菜,也无怪乎观众们会把这类节目比作综艺界的“一泓清流”。

  有观众反映,叫好之后,是否能把对这类文化节目的喜爱转为对文化本身的关注,还有待商榷。另一方面,文化节目的开发有其积极作用,但如果形成所谓的“潮流”,过度开发形成“套路”之后,对于文化的回归和传播也可能会造成反作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

  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可以说是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社会上的热论是一浪高过一浪。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大火,人们不仅被古诗雅韵所折服,被十六岁的诗词少女武亦姝所惊艳,也被主持人董卿的“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的才华气质所打动。可是讨论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另一个现象级的文化节目——《朗读者》又“强势”映入观众眼帘。

  该节目由董卿亲自制作并主持,每一个登台的名人或素人,借助家书、诗歌、散文的朗诵,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最新的一期节目中,曾经的“央视一姐”倪萍现身《朗读者》,两代“央视一姐”同台,观众直呼感动。

  有人说,“近来央视创新节目《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既有内涵、又接地气,好过其他不少实行‘拿来主义’的综艺节目。”

  “这绝对可以排在我近两年来看过的最喜欢最好看的节目前两名。《朗读者》由温文尔雅的董卿女神主持, 简直太完美!”

  “热遇到冷,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到地,有了永恒;人遇到人,有了生命,说得真好。《朗读者》,很棒的节目。”

  记者在微博评论区看到不少诸如上述的评论。还在读研的小李(化名)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留言说:“我觉得看到《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非常感动。既为节目中的故事感动,更为我们的文化力量崛起而感动。现在霸屏的各类真人秀节目,笑完之后只有空虚,还是这种文化节目能够带给人们启迪。”

  据记者了解,实际上,除了《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去年年底由地方台打造的文化节目《见字如面》也曾一度备受推崇,当然更早的还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无一不是在播出时引发了热议并实现“走红”。而这种“走红”,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实也是人们对于文化精神的关注和回归。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宁稼雨谈及文化节目火热现象的原因时,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总要由经济和物质这个引擎来发动。但这个发动往往必然以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损失为代价。因此,当经济和物质建设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修补工作就是,用精神文化来调整其缺失。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教授陈卫则认为,文化节目能够走红,一方面与国家层面重视文化的软着陆、大力提倡文化传承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国内中小学教育目前仍处在应试教育的状态分不开。

  陈卫坦言,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都为知识性节目,老师和家长们自然愿意孩子们通过电视开辟第二课堂。这种“走红”只能说明文化已经被大众无视、忽略太久了。

  “其实中国人的文化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中研普华研究员祝大荣补充称,文化类节目的回归其实对应着国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升级。在各式明星真人秀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再度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内容和信息量的诉求,也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

  一枝花开不是春

  记者查阅了上述几档热门文化综艺的豆瓣评分,《见字如面》9.0分,《中国诗词大会》8.5分,《朗读者》9.3分。观众们对于文化综艺节目似乎越来越“买账”,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否要随着3月的到来而步入“春天”呢?

  “如今文化类的节目很难做,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董卿在接受采访时直言。

  祝大荣进一步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道,和过去的综艺形式相比,节目样态的创新是当下文化类节目的一大亮点,应该继续发扬。不过目前看来,文化类节目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大多还集中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领域,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

  在综艺节目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想让文化类节目走得更远走得更好,陈卫表示,编导应该要多动脑筋,调动观众参与的热情;也可以结合新媒体,寻求新颖的呈现方式;当然,对观众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更多的灵感,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祝大荣则认为,节目创作者应进一步在选题和具体表现手法上拓宽思路、锐意创新,努力寻找与现代受众的需求、认知以及知识结构相契合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发挥节目的文化效能。

  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

  虽然文化类综艺还未迎来真正的“春天”,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类综艺其实一直没有缺席。比如,老牌文化节目《百家讲坛》,央视的《开讲啦》,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等,都属于文化类节目。

  正如前文所说,文化类节目的兴起与火热离不开人们对于文化精神的呼唤。但是如果想要通过文化节目来达到吸引人们关注文化精神本身的目的,可能并不容易。“人们对文化节目的关注有可能会转化成对文化的渴求,但可能只是时段性的。”陈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如此说道。

  正如几年前火热的《百家讲坛》一样,国学大师们的精彩演讲让人印象深刻,曾经也曾一度引领国学热。但至今,因节目本身而去研读国学的人还有多少呢?

  祝大荣也表示出相同观点,他认为人们目前对于文化节目的关注,并不能完全转化成对文化本身的关注。如果文化话题总是需要借电视节目,才能现象级刷一次屏,其实是值得反思的。

  另一方面,文化节目对文化复兴和回归确有积极意义。但宁稼雨也对记者表示,“应该提防文化节目对于文化复兴的反作用”。目前人们对一些文化节目本身及其部分主持人的诟病吐槽就是这个反作用的征兆。

  据记者了解,去年年底播出的《见字如面》虽然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但也不乏吐槽声。有网友更评论称:“主持人选人失误,串场词有些混乱。两位大学老师与主持人之间交流协调性差,抢话现象严重,偏离了这个节目定位。”

  他们认为,纵然文化类综艺目前因为形势新颖,为观众们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审美需求。可是,此类节目的开发也还不尽成熟。毫无疑问,节目的开发与制作能够通过时间来完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于这种文化节目形式的掌握,不乏有人担心,如果以后各大电视台“一股脑儿”的全去制作文化类节目,且不说又是新一轮的审美疲劳,对于文化回归甚至复兴而言,也可能会带来反作用。

  譬如:文化类节目中因知识之错而导致文化信息的谬误流传;利益驱动而带来的文化商品化;政治需求造成的文化曲解化。而且,更要注意的是,宁稼雨对记者直言,文化的过度消费目前已经存在,“这是进行时,恐怕还是未来时”。

  有专家认为,我们距离成熟的文化回归可能还有一段距离。正如受访专家所言,文化的回归并不是靠一两个节目就能复苏,需要学术、教育、出版、传播等机构共同发力,才可能持久下去。而在开发此类节目时,制作方也应该遵循热爱文化精神的初心。

  恰如《百合花开》中所言:“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