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P2P网贷高达2万亿,当心“爆雷”“甩锅”!

擦亮慧眼规避风险,千万别见钱眼开啊

日前,广东省发布网络借贷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去年8月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监管新规后,全国出台的首个地方性网贷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随后,厦门市金融办出台网贷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随着各地相关具体细则将陆续出台,行业监管框架日渐清晰。

说起P2P网贷,不少人是又爱又怕。爱它生财快:网贷利率比银行利率高出很多,把钱放在上面可以多得利息;怕它有风险:网贷平台“看得见、摸不着”,一旦跑路咱这钱就算打水漂了。

前两天,路遇隔壁大妈去跳广场舞,她打听起网贷的事:“啥叫P2P呀,好挣钱吗?”麻辣姐告诉她,就是个人对个人,你把钱交给网络平台,他帮你贷出去,利息挺高的。

“矮马,这隔着八丈远都没见过面,万一他把钱卷跑了咋办?”大妈听了一脸的焦急,转眼又雨过天晴:“老年人不上网,没法P2P;我们要防的是电信诈骗,看住银行卡不转账!”这位大妈,建议您别去跳广场舞了,改说相声吧。

P2P网贷,不是隔着八丈远,8000丈都不止了,到底有没有风险?风险点在哪里,该怎么监管?长期跑银行的麻辣财经记者,跑来了第一手资料,“干货”都在这里了。

行业分化加剧,风险事件增多

先看看总体情况。“监管”是2016年P2P网贷行业的关键词。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落地,备案登记制、银行存管等配套政策跟随出台,P2P网贷行业进入监管视野。

近几年,网贷行业规模增长势头较快,风险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共2349家,借贷余额6212.61亿元,两项数据比2014年末分别增长了49.1%、499.7%。累计问题平台1778家,约占全国机构总数的43.1%,这些问题机构出现“卷款”“跑路”等情况,部分机构碰触非法集资底线。

从数据看,P2P问题挺多的,有些真的不靠谱!乱象丛生,监管部门也很着急。去年8月,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贷监管体制、网贷业务规则,对网贷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具体要求,并安排了12个月过渡期。

进入过渡期后,P2P行业归于沉静,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监管压力之下,问题平台“水落石出”,风险事件频繁爆发。

近日,零壹财经发布的《2016中国P2P网贷年度报告》显示,风险事件主要呈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歇业停业平台占比仍然较大,占35.7%;二是重大风险事件增多,累计问题平台3201家,其中2016年新增1106家。比如808信贷、e速贷、四达投资、国诚金融等平台的相继出事。

看到这组数据,有不少围观群众质疑:加强监管后,出问题的平台没见少啊,增加了1000多家,为什么?主要是这个行业前期积聚了不少风险,在规范管理后风险暴露出来。近期也传了出一些网贷平台“爆雷”、“甩锅”的消息。爆雷就P2P平台风险爆发,甩锅就是平台跑路,留下一堆烂账。

也就是说,眼下P2P网贷发展,正处于行业分化加剧、风险事件增多的阶段。胆小的群众劝您还是止步吧,先别进来趟这个浑水了。那已经进来的咋办?麻辣姐也没更好的办法,还是请您擦亮慧眼,尽量摸清平台底细、规避风险,千万别见钱眼开啊!

P2P网贷在荆棘中前行,平台数量逐渐稳定

有人把网贷平台去年的发展,比作“在荆棘中前行”,虽然风险频发,但行业生命力依然不减。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行业交易额高达2万亿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但平台数量逐渐趋于稳定,到去年底,国内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仅余1625家,占行业累计上线平台的33%。

“监管新规要求P2P网贷平台回归信息中介的本质,目前很多平台已经在调整,将一些不合规业务剥离或退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说,现有平台不少都在谋求转型,主要的转型方向包括:一是朝集团化、综合化发展,把自己的业务分别剥离成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子公司和平台来经营;二是将公司部分股份转让给集团公司,融入其他大的集团;三是加入一些联盟,与其他平台开始协作。

监管新规明确,网贷机构禁止从事十三项行为,包括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归集资金设立资金池、不得自身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等。特别是,根据征求意见,增设不得从事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不得向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等。

在监管新规中,贷款限额是最为直接的硬约束。由于这一条款的限制,不少网贷平台开始转向小额信用贷、消费金融、车贷和农村金融等小额业务。

“P2P网贷行业依然有发展前景,那些经过整治的规范平台,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那些经营不善的平台,可能会出现不小的麻烦。”黄震说,未来相关政府部门和平台,都应主动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权利保护,特别是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不销售不适当的产品给没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

目前,有些平台已经开始尝试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比如登记时,要求要填写收入状况,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量。投资过程中,对不同收入状况、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进行分级分类提供投资标的,并进行动态调整,或是要求投资人投资比例不能超过收入的一定比例等,限制投资人的非理性行为,防止其为追求过高的投资回报而搭上全部“身家”。(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出品)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