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你骨子里的传统文化基因

  姚遥

  2月7日晚,引发万众瞩目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年度总决赛在央视播出。自《百家讲坛》以来,由电视节目所引领的中国传统文化热便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

  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华好诗词》《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文化节目频频亮相电视屏幕,进入大众的生活,让中华文化的魅力大放异彩。这些节目被网友称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激发了众多观众重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更令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成为传统文化的“铁杆粉丝”。

  在传统文化节目火热的背后,本土的电视娱乐节目接近黔驴技穷,除了大批量引入国外娱乐节目之外,鲜有成功的本土创新。本土娱乐工作者的创新热忱倒是不低,平地起高楼的事情更多,张艺谋新拍的电影《长城》之中,天马行空地创造了一个无影禁军,让人摸不着头脑。相比之下,脍炙人口的《魔戒》里,每一个种族都来自于古老的神话之中,外国人看起来也不会觉得特别莫名。

  《红楼梦》第十七回里,贾宝玉为大观园里的景观命名时,先引了一句古语:“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句话倒不意味着要抱着历史抱残守缺,贾宝玉不过先以此谦虚几句,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何必攀着头发上悬崖。即便是娱乐节目,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再做延展、发展和创新,也会产生奇迹。如今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开发的娱乐节目,就意外地从本土观众潜意识深处的文化基因里点燃了共鸣,成果可喜。

  对传统文化的再利用,逃不开不同的意见。常见的批评有两种,一个是娱乐节目毕竟娱乐性过强,不够严肃。另一个批评认为,这些节目太强调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死记硬背,让小孩子从小就硬塞入一大堆刻板的知识,和这个信息爆炸的信息时代似乎格格不入。

  这些批评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时代,用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剧变的时代,不会错。今日电视节目上的诗词大赛,相比古人用“飞花令”来饮酒助兴,也是小巫见大巫。在工业化的时代里,大量传统文化因为无法和现代生活接轨而飞速消失。诗词如果仅仅留存在考试里,距离留在博物馆里大概也不会远了。想想如今,当家庭聚会就是各自刷手机抢红包,朋友聚会只剩下喝酒讲段子的时候,将原本用来传播各种八卦段子的时间背背诗词,亲朋好友之间无言以对的局面变成家庭记忆力大赛,未尝不是新瓶装旧酒的好事。

  传统文化横空杀入娱乐节目,不经意间占据了网红脸与小鲜肉充斥的空间,传递出的是截然不同的信号:知识同样可以时髦,诗词也很帅气。没有人想到过,常年被人感慨正在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居然以大众化娱乐的方式重返人间。但历史上的诗词,也正是因为民间娱乐而属于大众,正是因为属于大众而生机勃勃,而不断发展、创新。最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者系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