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跑马圈地” 地级市医院将成主要并购目标

  年底医院总量将达200家

  张春楠

  直接或间接控股医院达140余家的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以下简称“爱尔眼科”,300015.SZ)正处于“跑马圈地”的高峰期。

  1月18日,爱尔眼科发布2016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将达到5.35亿~5.77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25%~35%。“由于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营利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了持续增长。”爱尔眼科如是解释业绩变动的原因。

  与净利润迅猛增长相对应,爱尔眼科也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实现规模扩张。2016年12月,爱尔眼科刚刚宣布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24.26亿元,其中5.8亿元即用于并购滨州泸滨爱尔眼科等9家医院。

  但规模扩张下仍有多项新建或扩建目标难以达到预计收益。记者查阅2015年年报发现,爱尔眼科上市后利用募集资金扩建或新建的济南爱尔眼科医院、太原爱尔眼科医院等6个项目均未能达到预期效益,例如太原爱尔眼科医院2015年仍亏损566万元,累计已亏损2613万元。

  “因为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这在客观上延长了市场培育期,让医院的基础更为扎实。”爱尔眼科董事会秘书、董事长助理吴士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培育期不会无限延长,因为市场对优质医疗资源有需求,所以最终肯定会盈利。”

  另一方面,爱尔眼科的快速扩张也为管理带来挑战,并多次涉入医疗纠纷,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爱尔眼科在2016年也至少牵涉7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共计赔偿原告约74万元。

  “管理风险是处于快速扩张期的爱尔眼科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受累于经济下行,服务对象收入增长减缓,在业绩增长上的压力还会存在。”东北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付立春对记者表示,“但现在仍处于跑马圈地的时期,爱尔眼科如果不抢占地盘就会落后于竞争对手。”

  “有序扩张”潜存管理风险

  2016年12月,爱尔眼科发布了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此次拟募集24.26亿元,其中11.8亿元用于爱尔总部大厦建设项目,1.13亿元用于哈尔滨和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迁址扩建项目,5.8亿元用于收购滨州泸滨爱尔眼科医院等9家医院,5.48亿元用于信息化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爱尔眼科看来,此次定增预案也预示着公司并购基金的战略布局进入收获季。自2014年起,爱尔眼科先后参与设立了深圳前海东方爱尔医疗服务产业并购基金、爱尔中钰眼科医疗产业并购基金等定位于眼科医院项目的基金,此次并购的九家医院全部来自这种通过并购基金体外孵化的方式。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民营医院从建成到盈利共需要2~3年的时间,这种通过并购基金体外孵化,等到盈利期来临再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有利于公司稳定股价。

  “产业基金旗下医院包括医疗标准在内的管理体系是和爱尔眼科一样的,这也是为了以后方便和上市公司无缝对接。”吴士君称,“公司有权进行不定期的督查、抽查,所以不用担心会对爱尔眼科的品牌造成威胁。”

  吴士君表示,爱尔眼科一直在坚持“有序扩张”,即一定是在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人才储备比较丰富时才会扩张。“总部的医疗管理中心会负责医疗质量的考核和达标,制定和执行包括手术权限、治疗标准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虽然会付出一定的管理成本,但首先这会随着未来规模的扩大而摊薄,其次这也是必须要付出的成本。”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爱尔眼科近年来因频被监管部门通报暴露其潜在的质量管理隐患。日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通报2016年第3批定配眼镜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结果时,爱尔眼科医院下属的菏泽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生产的定配眼镜被列为不合格。而2016月1月份深圳市卫计委公布的119家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结果中,深圳市爱尔眼科医院医疗质量也被评为D级,予以通报提醒并在1个月内提交整改报告。

  不仅如此,记者调查发现,爱尔眼科旗下医院也不断卷入医疗纠纷中。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爱尔眼科旗下医院在2016年至少牵涉7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其中包含2013年、2014年、2015年3起上诉申请,爱尔眼科共计赔偿原告约74万元。而2015年爱尔眼科至少牵涉4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共计赔偿原告约25万元。

  “以爱尔眼科发展的规模来说,只要没有引发全国轰动效应的大型医疗事故,一年六七起并不算太多。”高特佳资本高级合伙人李挺对记者表示,“但快速扩张期内公司管理体系的输出需要公司团队磨合一段时间,这期间需要加倍小心。”

  医院培育期延长

  2016年10月份,爱尔眼科发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单季度实现收入11.63亿元,同比增长17.76%,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25.18%,扣非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3.74%。

  事实上,这个成绩并不理想。爱尔眼科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速度不仅明显低于前两个季度,而且也双双创下近11个季度以来新低。其中作为三大主营业务之一的白内障手术在2016年第三季度仅同比增长了3.75%,远低于前三季度的增长率。

  根据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白内障手术收入增速下降是由于“魏则西事件”对公司渠道门诊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吴士君将爱尔眼科第三季度增长速度下滑主要归因于白内障手术收入增速下降。他解释称,在“魏则西事件”爆发后,白内障重点市场上海和重庆相关部门停止了爱尔眼科进社区的筛查活动。“进社区筛查对于扩展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的白内障业务来说是最重要和最方便的方式。”吴士君表示,现在这个影响已经基本消除,预计下个季度就会恢复增长。

  另一方面,爱尔眼科部分新建或扩建目标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近五六年后依旧没有实现盈利。例如据2015年年报,济南爱尔眼科医院迁址扩建项目在2010年即达到预计状态,但2015年仍亏损34万元,太原爱尔眼科医院新建项目在2009年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但仍亏损566万元。韶关和湘潭爱尔眼科医院新建项目在2012年同时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但仍分别亏损155万元和258万元。

  除去韶关爱尔、湘潭爱尔仍处于市场培育期外,爱尔眼科承认包括济南爱尔、太原爱尔等在内的6个募集资金项目并没有达到预计效益。财报称,虽然报告期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营收增长,但由于竞争激烈,改扩建后的市场投入、租金及摊销等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了没有达到预计效益。

  吴士君认为,虽然因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客观上延长了项目的市场培育期,但有信心最终都会实现盈利,“医疗行业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因为想盈利就放弃质量和口碑,但也要有信心,因为优质的医疗服务供给的确不足。”

  并购目标“下沉基层”

  爱尔眼科2003年成立于湖南长沙,2009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已成长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吴士君对本报记者介绍,目前爱尔眼科直接或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控股的医院已达140余家。

  吴士君告诉记者,爱尔眼科接下来的扩张目标是“下沉基层”。

  “预计到2017年底,爱尔眼科旗下的医院总量将达到200家左右,其中150家左右将位于地级市。”吴士君表示,“地级市更缺乏优质医疗服务,医院因投入和竞争小,市场培育期会短一些,接下来会成为爱尔眼科并购的主要方向。”

  “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覆盖全中国一半的地级市,成熟的地级市下也会向县级辐射。”吴士君说,“利用连锁品牌在管理和人才储备上的优势,地级、县级患者的疑难杂症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和转诊的方式实现‘留在本地’,我认为爱尔眼科是在用商业化的路径推动分级诊疗。”

  此外,为追求与公立医院服务的差异化,爱尔眼科还瞄准了高端市场需求。1月3日,爱尔眼科宣布,其全资子公司爱尔(美国)国际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拟以1800万美元(折算汇率约为1.22亿元左右人民币)的价格收购Dr. Ming Wang所持有的AW Healthcare Management 75%股权。

  “此次‘洋为中用’是为了满足一线城市中高端客户对于就医舒适度的需求,提高服务附加值。”吴士君称,爱尔眼科称收购美国医院更看重的是从美国往国内嫁接其高端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公司快速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同时为公司国际化积累经验。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