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9日22:44 一财网

  调节流动性“闸门” 专家建议降准+MLF搭配使用

  央行近日公布了2016年12月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01万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减少了3198万美元。外汇储备的减少意味着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缩水,造成国内流动性收紧。而近日央行在2017年工作会议中指出,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并强调“调节好流动性闸门”和“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被市场人士普遍解读为“意味着供给到市场的流动性不能过多”。

  有一个担忧是,中国能够在资本外流和外储缩水的情况下解决国内的流动性问题吗?

  第一财经采访了解到,2017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与其他工具的搭配更加重要。

  通常情况下,央行可以通过增持国内资产(释放货币)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或者是同时进行。后者无疑更加有效,每降低100个基点能释放1.4万亿基础货币。

  但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自从去年2月下旬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后,其后央行更多采用了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方式来保持适度的流动性。那么2017年,是否会进一步降准呢?

  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16年四季度例会中,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删除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而强调“去杠杆”。

  近日,央行举行了2017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17年工作的十点主要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流动性闸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并提出“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此外,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7年的新年致辞中也强调了“调节好货币闸门”和“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告诉记者,把控好流动性闸门意味着供给到市场的流动性不能过多。

  摩根士丹利中国金融行业分析师、董事总经理徐然对记者表示,截至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杠杆资金大约为11万亿人民币,同时还有约9万亿的闲置资金,这20万亿的“游资”接近整个制造业负债的4/5,将成为引发资本市场震荡、扰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风险所在。2017年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挤泡沫仍旧是第一要务。

  瑞银证券认为,如果不考虑流动性,央行可能不会选择全力弥补资本外流带来的流动性枯竭,因为央行一直在通过允许回购利率和债券利率的升高,来抵御在岸和离岸的利率差的收窄。此外,央行一直在鼓励金融机构去杠杆和控制在岸资产价格泡沫。

  事实上,截至2016年年底,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3.4万亿元,净投放量和月底余额均创纪录新高。去年前11个月,中国外汇占款下降约2.59万亿元。同期MLF余额净增加近2.8万亿元,对冲了外汇占款流失形成的基础货币缺口。

  明明认为,首先,从MLF与降准的替代关系来看,短期两者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但长期来看,差别仍然比较明显,比如降准具有深度、全局投放流动性的特征,而MLF是短期的、定向工具,所以长期对流动性的补充效果区别较大。第二,从降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来看,从补充长期流动性缺口的角度看,降准存在必要性。

  德意志银行高级策略师刘立男对记者称,央行可以通过MLF方式管理流动性闸门,并防范降准带来的“大水漫灌”,但是这样的流动性补给的机制也恰恰是造成短期流动性存在风险基础的结构性因素。经过她的测算,2016年MLF的平均久期为8个月,对于银行来说,短期资金滚动的压力尤其大。与此同时,MLF的平均资金成本仍然高于降准。在她看来,2017年,央行可以考虑把一部分MLF替换成降准,创造性地综合使用各种工具。“央行是否愿意这样做,取决于整体的杠杆水平、金融风险、包括对于汇率的冲击。”她称。

  明明也认为,2017年准备金与其他工具的搭配使用更加重要。他表示,“降准的可能性存在,而降准的可行性取决于美国加息的次数和节奏,目前汇率刚刚企稳,降准或许会传递出过强的宽松信号,导致汇率贬值的压力再次加大,目前短期内降准的概率不大。”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