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4日19:34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7创业圈:内容创业者的时代

  本报记者 于晓源报道

  创业这个词,如今在很多人看来不再是充满了阳光的坦途,2016年创业圈因为遭遇资本寒冬,创业者们纷纷裁员自保,资本也变得更加谨慎。2017年的脚步并没有因为创业圈的寒冬而姗姗来迟,迎接创业者们的是新的一年,在这一年,这个圈子又会吹起怎样的风?是冷是热?为此,《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别采访了硬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运营总监李孟扬和硺视文化联合创始人周涛以及易中创业董事长宋新宇。

  资本再不会大手大脚

  《中国产经新闻》:2016年资本寒冬的出现,让不少创业人士止步不前,您觉得创业潮还会不会在2017年延续下去?

  周涛:“其实创业是一个有链条的工程,其本身的要求很多,创业者在选择项目上应该有合理的定位,包括战略策划以及市场营销,当然还要有好的团队,但这些领域都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一般来讲,创业者大部分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我和其他大学生的创业者,很多人都认为只是凭借一个好的想法与创意就可以去准备开始创业,就开始寻找资本投入。相信有这样观点的创业者不占少数,因为创业是需要启动资金和运营成本的,在创业准备的时候遇到问题或根本就没有思考怎么去应对困境,对来自各方面的反应都比较麻木,导致一开始便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样的创业者最后终究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会让资本投入变得格外小心,以致于现在的资本不会特别的“大手大脚”了。

  李孟扬:“创业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了,近两年在各个行业都不断涌出创业者,因为在双创政策的背景下大家都在创业,所以创业人数和各类创业项目都达到了饱和,资本方面就出现了供不应求,而且现在资本方该投入的创业项目基本已经投入得很多了,所以如果没有好的项目,2017年资本投入资金在创业项目上不会特别多。”

  宋新宇:“跟对趋势,就能存活下去,看准未来的大趋势,就已事半功倍。引用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曾说过的一句话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创业创新一定要找到风口,眼光不能短浅,要远看,多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创业潮还会一浪接一浪。”

  内容创业将大行其道

  《中国产经新闻》:从您的角度来看,2017年创业哪些领域会成为风口?能否举个例子?

  周涛:“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市场环境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在物流体系和电商上应该会成为发展趋势,因为电商的运营成本优于实体店,主要是因为中国使用互联网的人越来越多。根据电商的销售数额来看,中国电商一直在走高速通道。现在的创业模式大都涉及互联网,但是在互联网上创业虽然减少了成本,但也有致命的弱点,因为很多信息都是让人摸不到的,想购物不能试穿试戴,没办法感受到商品带来的真实感觉。要说哪个领域会成为风口,例如,目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转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动手去做一件想要的物品(简称DIY)。所以现如今DIY的个性制作,包括衣服,抱枕,手机壳,杯子就连钻戒等都可DIY作为礼物送出。”

  李孟扬:“2017年元旦刚过,中国的电商已走过了一大段路,到2015年底电商零售额就已经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所以,我认为就目前来看,凡是涉及到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大都会遭遇不同的风口,以往从不涉足线下的电商巨头们,像阿里、聚美优品等都开始布局线下的这条道路。就在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还提出电子商务将很快被淘汰,接下来将会是‘新零售时代’的言论,正式揭开新零售时代的大幕。

  2017年我认为是内容大行其道的关键一年,就近期来说吧,想必最近你也关注了腾讯汽车在年底的重大改革,腾讯汽车的总编辑王秋凤就表示腾讯汽车将着力打造两大开放平台,一个是内容开放平台,另一个是产品开放平台。这本身就是一种重构内容生态,实现媒体价值回归的举措。

  宋新宇:“现在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其中就藏有很大的商机,如果创业者能找到一个‘要害点’切入进去,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就会更高。”

  留住消费者最重要

  《中国产经新闻》:资本变得谨慎的情况下,创业者和投资人在选择创业和投资项目的时候有什么需要高度重视的呢?

  周涛:“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创业的话,首先一定要选择受众面大,消费者接受度高的项目,这样我们才能最快地进入市场来打开创业之路。其次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观察这个项目是否可以重复地让消费者消费,我们做的东西就算利润再高,如果是一单养活大家半年,然后半年都不接单的话,那么这种生意只能在小圈子里打滚,很难做大,严重一点说可能创业之后没接过单子就已经要关门了,所以只有把消费者留住才是利润的根源所在。随后还有一点很重要,要想创业起家,那么你做的商品就要划分消费能力人群,最好是要人人都可以买得起,东西好,消费者买不起或者说你做的东西只有‘大款’和‘土豪’愿意掏这个钱,再好的生意也维持不了多久。”

  李孟扬:“我认为要注意的是,这个项目要在推广上很容易做,如果是第一次创业的话,操作上要简单,如果第一次创业就找很复杂的项目,那么扩张上就很难,项目简单操作就会很容易找到合作伙伴,这样也就容易把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大。同时在创业的成本上不要选择太大的项目:创业成本一定要选择在自己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的,说实际点,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王健林,成本要控制得足够低,创业者才有足够的资金去周转和应急,才能生存下去。

  宋新宇:“共同创业合伙人的稳定性很重要,业务发展期间,要建立各种规范和管理机制,公司用人也很重要,因为我发现一个企业里有三类人,创造者、优化者、执行者。创造者是为公司找到加速提高效率的办法,优化者只是把这些做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执行者则只按照要求去做就好。这三类人对公司的贡献是非常不同的。为了创业者自身能够成长,要学会放弃对新事情的恐惧。也不要掉入完美主义的陷阱。那么可以做到这些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学会先创造,再改造。”

  要创新不要折腾

  《中国产经新闻》:对于今年投身双创领域的人有哪些告诫和借鉴?

  周涛说道:“万事开头难,好多人都说资金不够想创业更难。在资本寒冬的不易时刻,想创业首先就要先找到大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创业时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要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开始做起,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进入市场。举个例子,比如开一家汽车美容店的人必须要了解现在的消费者想在自己的汽车上做什么,还要懂得汽车维护和维修等。开餐饮方面的店面最好就是之前有餐饮从业的经历等。然而,当创业者的创业资金不够时,要斟酌是否筹钱过后会有起色,不能‘滚雪球’。同时在创业初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创业方向和计划,因为有一条明路对整个创业的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自己的方向和计划,不仅可以让自己更清楚地知道该往哪里走的同时也可以找投资人提供意见,所以对于今年的创业者,有两点我认为很重要,找自己熟悉的路去走,方向选好,计划也要周全。”

  李孟扬:“在现如今这个大众创业的时代下,在很多层面上创业的门槛已经降低了许多,公司的注册被改成认缴制了,我们有创意,做一份计划书,再找些靠谱的合作伙伴,就可以开始创业了。我这里以互联网+的大背景作为例子,在互联网火暴的发展之下,互联网的创业项目诞生了数千家,前不久我看到资料显示,而在这其中,成功获得了天使投资的项目也不少,直到2017年初,我再看整个市场,能维持至今的还不足500家,而最终能成功站住脚跟的也就50家左右。在这里,我要告诉创业者,现如今仅仅凭借一个新颖的创意、一个好的演讲就能让投资人把目光都转向你,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宋新宇:“其实,外部的变化是创业者遇到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适应变化的能力。我发现很多创业者看外部趋势很准,但往往高估自己适应变化的能力,甚至做决策时不考虑其他合伙人的应变能力。这样做出来的决定往往让其他人认为你的思维很跳跃,也就不能与其他人在一个思路上,很难执行。同时要坚持一些做事的原则。有两点很重要,就是简单原则和集中原则。如果你的变化是让一个人做太多的事情,这个事情会因为复杂而肯定做不成。如果你的变化是分散公司的力量做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因为资源分散肯定做不成。这些原则是不需要再用实践验证的。总而言之,创业者要勇于创新,但不能把创新变成折腾。”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