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01:12 中国经营报

  华夏保险十年再扬帆:规模稳步增,价值三倍增

  马也

  “盘点2016年的发展成绩,可以概括为五点,一是价值发展与规模发展‘双丰收’,二是经营能力与经营效益‘双提升’,三是风控管理与运营管理‘双加强’,四是机构建设与队伍建设‘双突破’,五是品牌建设与公益事业‘双促进’!”日前,在“华夏保险2017年度计划工作会议”上,华夏保险董事长李飞如是说。

  截至2016年12月21日,华夏保险年度总保费已达1789亿元,跨入大型险企行列,市场排名稳居第四;其中,价值业务189亿元,同比增长267%,“规模稳增,价值倍增”的年度发展方针全面落地。

  到今年年底为止,华夏保险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砥砺前行,百年基业长青。走过青涩的初创期、艰难的转型期和跨越式发展期,创造了令市场瞩目的“华夏速度”以后,华夏保险即将迎来第二个十年新征程。

  在此次2017年度计划工作会议上,华夏保险提出了“规模稳步增、价值三倍增”的指导思想,以及“银保期交与中国人寿对标,个险新单标保与新华保险对标”的发展雄心。

  传奇

  成立于2006年底的华夏保险,起初的两年,以进入市场和创建品牌为目标,初步搭建了经营团队和机构网络,业务规模取得一定发展。

  然而,2009年至2011年间,其发展步伐却相对缓慢。当时的华夏保险机构少,队伍小,盈利模式不清晰。2009、2010年保费业务收入分别为28.6亿元和36.1亿元,业务发展严重滞后。

  华夏保险初创时,一方面,中国的保险市场刚刚经历了21世纪初的高速增长,整体步伐逐渐放缓;另一方面,中国保险市场巨大的潜力又不断催生出新的市场主体,竞争更趋白热化。对于华夏这样的新公司来讲,当时的生存环境不可谓不严酷,而这也磨练了华夏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

  从起步到探索的五年时间,给华夏保险带来了历练,也成为其开启新篇章的序曲。

  在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后,华夏保险决定用发展来破解公司存在的各种问题。2012年以来,华夏保险紧密结合保险监管导向,先后制定了“规模先行、结构跟进”“规模稳增、价值倍增”的发展方针,确立了“投资、承保双轮驱动、互动”的经营模式,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越,创造了令市场瞩目的“华夏速度”。

  数据显示,华夏保险2012年保费收入85亿元,2013年一举达到372亿元,超过前六年总和;2014年保费收入突破715亿元,市场排名跻身第七;2015年保费收入1609亿元,跨入“千亿俱乐部”行列,市场排名跃居第四。

  十年来,华夏保险整体保费指标逐年攀升,总保费10年增长892倍,原保险保费10年增长315倍,新单期交保费10年增长1610倍。

  “华夏速度”的源动力,一是来自充分挖掘政策红利,二是来自充分发挥战略优势。特别是2013年开始,以“放开前端,管住后端”为主要特征的保险监管改革,在产品定价、投资渠道、市场准入退出、互联网金融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给华夏保险实施“双轮驱动、产品创先”战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华夏福临门、常青树、富贵竹等具有超高性价比,风靡市场的拳头产品,正是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直接成果。

  格局

  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是企业成长的必要需求,但绝不是企业、特别是保险企业发展的根本追求。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每个家庭和企业而言,商业保险都是抗御风险的独特、有效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华夏保险自开业以来,以振兴民族保险业与建设和谐社会为己任,坚持以诚信经营为本,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为两千多万客户送去了保障。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华夏保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开展“点亮行动”“圆梦行动”“重阳行动”“致敬抗战老兵”等公益活动。

  保险公司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价值的重要评估指标,是看保险公司价值业务的发展状况。华夏保险正在向公众公司看齐,发展方向也必须按照市场的衡量标准进行调整。

  2016年,华夏保险按照“保险姓保”的监管导向,坚定执行“规模稳增、价值倍增、战略落地、生态小成”的发展方针。华夏保险营销、银保、中介、团险、电商等各渠道业务均保持快速发展。

  分渠道看,2016年,华夏保险营销渠道提升4位,排名第七,领军第二梯队;银保期交提升8位,排名第七,其中,长期期交市场排名第二;中介继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龙头地位坚如磐石;法人短险业务提升3位,排名第九;电商业务提升6位,排名第十二。

  目前,华夏保险初步搭建了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未来,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力度,强化偿付能力管理及流动性管理。在复杂利率环境和监管形势变化的背景下,根据外部市场环境和公司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并动态地调整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条件下,实现资产、负债有效匹配与有效错配的动态平衡,推动资产与负债联动运行,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提升资产配置的效能,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2017年,华夏保险新提出“规模稳步增、价值三倍增”的指导思想,将顺应新国十条、保险业产业化发展趋势,适应偿二代监管体系,经营模式将进行适度地调整优化,推进资产与负债双轮互动,构建资产、负债两端供给与需求相互协调、支持与压力相互传导的互动机制。这也是当前复杂的利率环境下,寿险业的主流经营模式。

  同时,华夏保险将推进“聚焦期交、优化结构”的价值成长战略,其核心是以做大做强长期期交业务规模,实现业务结构的实质性改善,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撑资产配置的长期化和稳定化,提升公司的长远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的内含价值、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

  “规模稳步增、价值三倍增”的指导思想一朝实现,华夏保险无疑又将创造中国保险业新的传奇!

  展望未来,华夏保险将以保险专业化为基础,实现保险金融服务的大型化、综合化、公众化和集团化。建立以寿险为核心,涵盖养老、健康、综合金融等相关产业的保险金融服务集团。通过保险资产的国际化配置,逐步实现“走出去”的国际化远景。

  创新

  无论是艰难的转型,抑或长远目标的实现,持续、务实的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方面,华夏保险在产品、服务和创业基本法的创新尤为突出。

  产品创新方面,在费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华夏保险积极响应供给侧改革,在产品定价方面先行一步,最大限度让利于客户,把费改成果完全体现到客户身上,让客户拥有更大的“获得感”。

  秉承“简单”“极致”的产品设计理念,坚持“客户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华夏保险的“常青树”“富贵竹”“福临门”等特色产品,多次获评保险行业年度产品。

  据介绍,华夏保险的重疾险产品——“常青树”,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一行三会”领导、同业公司员工和华夏保险内部员工的认可和大量购买,各类中介机构也在推介这款产品,市场影响力很大。还有年金险产品——“福临门”,推出几年来,慢慢成为同业效仿的对象,目前整个市场的主流产品都非常类似该产品。与此同时,华夏保险也在不断升级换代,根据客户和业务员的需求不断改进。

  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官方微信服务平台”为建设重点,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打造数据驱动完整闭环,构建线上服务为主、柜面及线下服务为辅的共享服务体系,成为华夏保险服务创新的根本。

  据了解,华夏保险的微信展业系统是在研究了同业多家的移动投保技术后确定的方向,实现电子签名、实时转账、核保、电子保单送达、电子回执、身份证资料拍照上传等多项功能,全程无纸化,确保整个流程顺畅快捷,并符合保监会监管规定和反洗钱法要求。

  2015年9月底,华夏保险决定采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重构电商业务系统,以适应电商业务的飞速发展。华夏保险也成为国内较早将关键业务部署到公共云平台的人寿保险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保险借助互联网技术工具,实现了保全业务自动化。在有效提升效率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成功打造了客户服务的“互联网+”模式,在客户服务智能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此外,华夏保险在2016年推出为寿险创业者制定的《众创传家管理办法》,在华夏保险内部,也被称为“新基本法”。华夏保险认为,保险销售中介化是必然趋势。保险公司未来主要做产品供应商,做好相关配套服务,销售只能剥离给中介,包括中介代理公司和个人营销员。所以,按照这种方向来设计基本法,以合伙人的心态和身份对待每一位营销员。包括客户可继承、续期可继承、团队可继承等等,华夏保险这几年一直在更新换代基本法,并一直向“创业”“传家”的概念迈进。

  在中国文化中,“十”寓意着“正好圆满”。十年的光荣记载着华夏艰苦创业的辉煌历史,新十年的发展承载着华夏基业长青的伟大梦想。随着2017年开门红号角的吹响,在价值成长战略的指引下,华夏保险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首战即决战”的胆魄,跨入新十年的征途。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