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7日09:36 界面

金·斯坦利·罗宾逊与刘慈欣

地球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最近提醒我们,人类盲目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或将招致自身的灭绝,因为人工智能一旦启动,就将以递增的速度自我演进,而依靠缓慢生物进化的人类将会被取代。即使不考虑人工智能的风险,核武器战争、全球变暖和基因变异的细菌都有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霍金认为,或许未来的人类只有离开地球,开辟外星殖民地才能避免灭顶之灾。作为太阳系里的类地行星,火星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16年,中美两国都公布了探测火星的计划。在今年的墨西哥国际宇航大会上,SpaceX的创始人、“钢铁侠”埃隆·马斯克更是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火星殖民计划。

其实早在这些计划之前,科幻小说家已经在他们的作品中想象了人类移民火星的情景,而金·斯坦利·罗宾逊的史诗巨著《火星三部曲》则是这一题材里绕不开的奠基之作。三部曲的第一部《红火星》即将在国内出版,罗宾逊本人日前也受邀来到北京,和《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对谈科幻与现实的边界。《三体》在美国出版时罗宾逊欣然为其撰写书评和推荐语,而刘慈欣也是《红火星》中文版腰封上的推荐人。一位是屡次获得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顶级科幻大奖的大师,一位是首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科幻作家,两人尽管神交已久,却还是第一次见面,为此身在英国的刘慈欣不惜调整日程回国。

“电子技术将我们变得越来越宅”

在交流现场,一名网友提问,如果人类是宇宙唯一的高级文明,那么人类应该感到快乐还是悲伤呢?刘慈欣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很科幻的问题,因为从科幻的角度来讲,要是宇宙中间到处都拥挤着外星人,熙熙攘攘,那并不科幻。如果能够证明整个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这才是最震撼、最科幻的结果。这样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广袤的宇宙只有一点点智慧的情境,不单单是寂寞,简直是“寂寞的平方”。

另一方面,从西方研究宇宙生命的“大筛选”学说来讲,没有外星文明的存在是一个天大的幸运消息。简单来讲,这种学说认为宇宙中有很多道无形的筛子,一个低级的智慧文明只有通过筛选才能变成高级的、不断发展的文明。比如说,细胞能不能完成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分裂,这就是一道筛子。再比如,人类能不能在冷战时期通过核战争的威胁,这也是一道筛子。文明必须通过所有的筛子才能生存下去。如此说来,如果人类看不到外星文明,这说明人类文明已经通过了大部分的筛子,甚至最后一道也通过了。但如果人类在火星上发现了一点小小的细菌,这就会是一个很黑暗、很灾难的消息,那说明人类还在筛子的下面。

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人类还会面临怎样的筛选,不过刘慈欣给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下一个筛子或许就是手机等电子技术。他说:“我们现在可能正在一道筛子下面……这个筛子是什么,就是各位拿的手机。我们现在正在被电子技术变成一种越来越宅的,越来越内向的文明。我们越来越沉浸于电子技术所营造的安乐窝里面,不思进取,也不想去月球了,也不想去火星了。去那儿干吗?将来VR一弄成的话,比在火星上精彩多了,也舒服,也不花钱,都挺好的。这可能就是一道筛子。”

“科幻文学没必要区分软与硬、男与女等类别”

活动主持人张绍刚说他在阅读《红火星》时,本来满心期待着人与人之间的“互撕”场景,然而这本小说却只有科学的内容。是否科幻作家都更喜欢写“硬”的东西?对此刘慈欣认为,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更加注重描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幻文学在描写这两种关系的同时,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人和大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上去。他认这是科幻文学对于文学的一个超越。刘慈欣说自己从事科幻写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科幻迷看得多了便自己尝试写作。他的写作生涯并非源自对文学的喜爱,而是来自对科幻、科学和大自然的喜爱。

对于读者对硬科幻的接受度问题,罗宾逊坦言自己是学英文的,并非科学专家,但这并不重要。读者不一定非要懂得科学的公式公理,因为科幻作品讨论的更多的是人类所使用的技术,以及这种技术带来的后果。罗宾逊一直遵循清晰而透明的创作标准,确保每个读者都可以理解。他说自己经常遇到一些10岁、12岁的小读者表示对他作品的喜爱。

两名作者都认为,科幻小说经过长期的发展,其风格和黄金时代已经有所不同,像他们的“硬科幻”作品在当下其实是比较边缘的。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这种科幻小说现在在美国倒是比较主流的一种风格。罗宾逊更是指出,科幻小说没有必要区分硬科幻软科幻,男作家女作家等类别。谈到科幻时不需要在前面加定语,很多情况下也不需要分类。任何发生在未来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科幻故事,最重要的是对人类未来的探讨。

移民火星需要人类思维方式的大转变

虽然人类对移民火星抱有很多的幻想,但是中美的航天机构目前提出的还只是火星探测计划。探测和移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么火星移民究竟有可能吗?刘慈欣认为,科学探测和移民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在规模上完全不一样,而且即使是探测火星也有两种选项要考虑:是单程去还是双程?他说,其实NASA曾经严肃地考虑过单程前往火星探测的可能性。这是花费最少的方法,当然它也牵扯到很多法律和伦理问题。

刘慈欣认为,不久之后人类就能前往火星探测,但是真正的火星移民在发生之前,人类的思维方式需要来一个大转变。这是因为按照人类目前的政治经济观念,移民火星从实用角度来考虑是不合算的:即使地球发生某种生态灾难,它的环境仍然比火星优越得多。人类行为是按照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最多也只能看到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对于移民火星这种关系到人类千秋万代的事业,就需要人类文明的根基完全改变。这个改变相当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或者宗教改革那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罗宾逊同意刘慈欣的看法,认为人类目前只能像考察南极那样派遣少数几个人去火星探测,在那里建立庇护所和考察站等设施。因为火星和南极一样都是非常极端的地方,人类必须考虑火星上的重力问题,大气层和地表水的问题。新近的发现表明,火星上很可能存在细菌,而且还有毒性非常强的碱土,这些都是目前无法克服的困难。罗宾逊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考察方式,即宇航员到达火星后在上面待上一两年的时间再返回,来回五年的时间。这五年其实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因为火星重力只有地球的38%,长期处在低重力或失重环境中对人的大脑和心脏会造成很大风险。对于刘慈欣提出的地球文明变革问题,罗宾逊认为人类必须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首先存活下来,才能谈到移民火星的问题。目前地球已经承载了近80亿的人口,然而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生存方式。

刘慈欣和罗宾逊手持彼此的作品合影科幻小说是对他者的好奇和理解

在谈到为什么将火星作为探索的主题时,罗宾逊说这出自人类的好奇心和自己对乌托邦理想的追求。1979年以后,人类对火星有了全新的认识,它离地球非常近,而且还有水,这让火星变得十分特殊。它既真实存在,又空无一物,似乎等待着人类去探索。人类自诞生后从非洲逐渐向全球繁衍,大脑里仍然保留着对新大陆新世界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到火星上去。另一方面,乌托邦的精神就是去想像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社会,而火星是一个全新的地方,人类可以用乌托邦的精神来营造火星。当然乌托邦不可能是只有和谐,只有完美的,它更像是一个GPS,告诉我们怎样走才能到达目的地。在追求乌托邦的过程中,挣扎是很重要的,但挣扎必须沿着正确的方向才是对的。

刘慈欣认为探讨外星文明和宇宙力量是科幻小说的永恒主题,就像主流文学家描写爱情一样自然。他写作《三体》的目的,是想要表达一些同类题材小说所没有的想法:人类文明从开端到现在,还没有遇到一个“他者”。这个他者的意思是说他的智力和我们相当甚至比我们高很多,有自我意识。如果把人类整体比作一个人,那么他已经在时间的荒原上游荡了50万年。所以当他遇到他者的时候,会对他的精神和命运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比所有科幻小说描写的还要大。因而刘慈欣在书里提出了“零接触”的概念,即人类仅仅知道外星文明的存在,没有和它接触。但仅仅是知道其存在也会对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飞速变化的时代,可能随时都会产生某个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形态的技术突破。因此科幻小说对他者,对乌托邦等终极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有现实的影子在里面的,这也是科幻小说的价值所在。

《火星三部曲》是检验科幻迷的试金石《红火星》书影

在交流现场,两名顶级科幻作家免不了要对彼此的作品做一番评价。刘慈欣认为罗宾逊的杰出才能就在于能够把最空灵、最遥远的幻想写得像历史一样真实。他说自己在看这三本书的时候有一种错觉,好像这不是作者虚构的,而是他跑到未来用旁观者的视角把发生的事情完整记录下来的。《红火星》里不仅有对科技的描写,还包括一个新的文明形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构过程,这里面每一个进程罗宾逊都写得十分厚重扎实。刘慈欣认为这本书是考验读者是不是科幻迷的试金石,因为它是一本充满干货的未来史诗,而不是星球大战式的、杂耍式的炫目科幻。真正的科幻迷会很喜欢这样的小说,而有些读者可能就不太适应。

罗宾逊说《三体》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许多美国人第一次领略到了中国科幻的风采,许多读者对来自中国的优秀科幻作品感到惊讶,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他还指出《三体》在美国的成功不能忽略刘宇昆的翻译所做的贡献,美国读者都很喜欢刘宇昆翻译的风格,事实上当初也正是刘宇昆推荐他读《三体》的。罗宾逊说自己一读就喜欢上了这本书,觉得它符合科幻传统的一些经典设置。《三体》里不仅有科学的幻想,也触及到关于人类文明的宗教和哲学话题,罗宾逊认为美国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也增进了对中国人的了解。对他而言,文学始终是比政治学、心理学和宗教更好的文明沟通桥梁。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