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06:24 金融时报

  校园网贷乱象:该反思的不只有平台

  日前,针对校园网贷乱象,多地政府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举措。

  监管层如此重视,源自校园网贷引发的很多问题日渐暴露。今年上半年,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学生,用自己的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多家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数十万元,后因无力偿还跳楼自杀。该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对校园网贷平台加强监管的呼声不断。

  此后一段时间内,该类产品的相关负面消息不断曝光。据媒体报道,有高校学生联合某校园网贷客户经理和线下代理,找学生“刷单”,最终造成学生巨额财产损失。

  面对行业乱象,在银监会“停、转、整、教、引”五字方针指引下,重庆、广西、深圳及广州等地相继出台校园网贷整改措施。重拳出击后,校园网贷平台从野蛮生长进入了严查严管阶段。不少平台下线了相关业务或宣布转型。其中,趣分期宣布从校园市场转向全社会信用卡消费金融用户,名校贷也计划升级现有校园网贷平台,进军白领市场。有媒体称,校园网贷市场正经历一场“浩劫”。

  如此判断可能有些耸人听闻。与其说是“浩劫”,不如说是规范和转型。真正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从“不管就乱”变为“一管就死”,实现行业由乱到治?

  这就需要厘清一个基本问题,即校园网贷平台“任性放贷”、有恃无恐,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和借贷的底气在哪里?

  其实,选择高校学生作为主要客户,可谓“兵行险着”。一方面,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多属于优质客户。但由于其尚无固定收入来源,消费能力不强,甚至不乏部分学子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在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方面捉襟见肘。鉴于此,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了校园网贷产品,帮助大学生缴纳学费或资助他们进行小型创业。这种初衷无疑是好的,也的确能解燃眉之急,甚至助力部分学子挖掘第一桶金。

  另一方面,大学生大多无固定收入,消费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惑。随着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崛起,大学生们追求时尚或者享受优质生活的需求又催生了另一类校园网贷,即针对大学生们的消费欲望与消费实力不符的客观现实,推出分期付款类信用产品。这类产品的适当应用,可以撬动消费,但是也很容易放大风险。

  真正放大风险的不是校园网贷产品本身,而是大多数平台缺乏合理的约束机制,信用审查流程过于简单。令人警惕的是,平台这种“任性和大胆”并非来自科学合理的分析、对消费群体的信任或是财大气粗,而是在于相信大学生的父母会为其买单。前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后期却一味催收,甚至以收取高额利息或违约金为根本目的,使得部分校园网贷产品演变为“高利贷”。

  同时,不少借贷学生无视高利息压力,透支消费也并非单纯出于无知。除了少数学生迫于真正的财务困境而借款外,很多超支借贷的学生之所以敢于放纵消费、深陷债务,还是寄希望于家庭来收拾残局。

  也就是说,平台和不少学生的默契在于,总会有人来承担债务责任。大多数中国家长面对儿女非理性消费而形成的“意外账单”,尽管心痛或愤怒,但往往会选择乖乖买单,绝不忍心选择让孩子因此背负信用污点,影响其毕业乃至接受法律制裁;而校方也总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规劝学生家庭早日还钱了事,甚至部分被盗用信息的“借款人”也被建议先堵上债务窟窿再进行维权。这种心理不但会助长相关平台肆意放贷,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树立责任意识。

  因此,除了严格监管、加强金融风险知识教育等措施外,要让校园网贷走向健康、良性发展,还需让行为主体成为真正的风险承担者。校园网贷平台本身在风控环节的疏漏甚至是“刻意纵容”当然应受到惩治。但是,“一刀切”扼杀类似产品,也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嫌,更何况只靠硬性禁令也难以堵住所有风险。民间“高利贷”屡禁不止即是铁证。

  在加强行业监管、树立严格规范的发展前提下,各方都应反思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不仅是对立法者、执法者的要求,也是对传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方面,可以通过非金融个人征信信息的建设与共享、风控条例的严格规范、违法操作的严格惩治来约束行业内平台的行为,对违规企业和失信个人都施以更全面的惩戒,让其自身承担相应责任;另一方面,应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和理财观,让学生、家长乃至校方都正视并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行业漏洞不断扩大,真正实现校园网贷规范发展、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