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06:21 第一财经日报

  华为“上山下乡” 是杞人忧天还是 未雨绸缪

  吴丰恒

  “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破楼兰誓不还。”

  在这个深秋季节,全球最大通信设备商华为公司上下充满离别氛围。对华为中国研发部门员工而言,可能意味着告别故国和亲人,告别熟悉的战友,在地球陌生的另一端,开启一场对于华为而言意味着“穿越死亡之谷”的战役。

  许多人士注意到,自从今年5月自曝华为“攻入无人区”,面临“基础理论创新迷茫”以来,任正非,这位一手创建华为、带领其成为全球最大通信设备商的通信业风云人物,对自己亲手缔造的公司多次公开发出担忧之声。

  比如8月15日,任正非在讲话中声称,华为面临三十年大限“想不死就得新生”、建立战略预备队“延缓我们公司垮台的过程”,再比如10月28日,任正非在研发员工出征誓师大会中称,“我们没有任何退路”。

  以上言论背后是任正非谋划的华为“大换血”式组织改革,在华为历史上史无前例:包括“每年选拔排在前25%的优秀人才进预备队”、“研发每年输送2000个高中级干部、专家上前线”,也包括对在可能撤减的产品线进行员工回炉再造。

  “大限”论究竟是任正非的多虑,还是华为未来可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华为的问题是,无论运营商市场还是支撑消费者业务的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在4G建设进入中后期、智能手机市场趋于成熟和饱和时,其增长的后劲并不充足。而目前高速增长的企业网市场,华为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优势,企业网业务还没成为华为营收主力,而华为还必须在与ICT巨头的跨界竞争中面临和爱立信、思科等巨头的竞争。

  ICT行业正在高速向5G、万物互联演进,而任正非坦言,“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实际上,华为已不可能在这种迷茫状态中停留太长时间,否则核心的运营商业务也将面临更严峻挑战。

  更严峻的是,和所有大企业一样,华为这个庞大的身躯出现了种种组织和人员上的问题。华为内部最近发出很多反思文章,实际上都在炮轰华为正在逐渐丢失过去的优秀传统,即“以客户为中心”的传统。而“解放战争”胜利太快,不仅麻痹了部分华为人的意识,也滋生出了盲目的自信自满情绪。

  “谁能说我们不是在欢呼中出海的泰坦尼克号?”一位华为的员工,也在华为内部论坛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