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06:24 金融时报

  家族财富管理 大市场 长周期 不成熟

  财富管理因其巨量市场而参与者众,银信保证、互联网金融以及第三方理财机构,层出不穷且良莠不齐,财富管理市场也依据客户资产规模不同而确定了不同的细分领域。家族财富管理因其起点高而被誉为财富管理市场上的“皇冠”和“明珠”。当前我国家族财富管理市场处于何种阶段?每个不同的市场参与者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就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信托专家、新财道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小明。

  记者:您如何评价当前的家族财富管理市场?

  周小明:简单说三句话来概括,即大市场、长周期、不成熟。一是大市场。伴随财富体量增长,家族财富管理的市场需求很大,普通中产阶级,即大众理财需要;高净值人群需要;超高净值客户涉及家族财富传承更需要,这些需要共同构成巨大的市场,而且仍在增长。二是长周期。按照产业周期理论,一般产业都有从萌芽、成长到成熟、衰退的过程,但财富管理市场跟普通产业不一样,与经济周期的正相关关系不是特别明显,只要跨过临界点,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财富市场就具有一定的抗周期特点,顺周期需要,逆周期更需要。三是不成熟。财富管理供需双方均不成熟。从服务机构来看,服务主要还是体现在点状的产品提供和工具提供阶段,不管是高端定制型服务还是标准化迷你型服务,实际上是把服务当产品在卖。真正的财富管理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从内容到工具为客户提供系统的专业化服务。从客户端看,高净值和超高净值人群对于财富的保护、管理和传承需求,尚停留在朦胧的需求感阶段,他们经常焦虑和纠结,但对自己的需求认识并不十分明确、具体。

  记者:高净值人群对家族财富管理认知度如何?实践中面临哪些挑战?

  周小明:目前,高净值人群对家族财富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内容和方法均缺乏系统的认知。这实际上是需求方不成熟的表现。在财富的两大战场上,中国企业家在第一战场上,即创造财富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如何消减财富的负能量、助力家业长青,也就是在财富第二战场上未必取得了相匹配的成功。很多财富管理客户更关注财产数字意义上的增值问题,关注收益率、投资回报,而不是关注跟投资回报相关的系统性风险如何衡量,更没有关注到财富如何促进生活品质提升,财富应有的担当是什么,这些都没有考虑到。关注不到这些,未来可能会成长一批富豪,但很快也会消亡一批富豪。财富家族在其发展和传承中,面临着各种各样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财富家族不注重风险管理,这些风险就可能趁虚而入,给家族传承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我们认为,在家族财富管理方面,财富家族首先要树立安全财富观。安全财富观要求财富管理客户着重关注三大安全:法律安全、财务安全、生活安全。

  记者:同样作为市场参与者,不同财富管理机构优劣何在?

  周小明:从供给方看,与财富管理市场、客户需求相匹配的服务机构主要有两类:一是资管机构,主要提供理财产品,满足财富客户资产配置需求;二是延伸的服务机构,包括银行私人银行部、信托公司以及第三方财富机构等,主要提供客户财富管理方案的规划及延伸服务。从发展阶段上看,应该说,包括新财道在内的财富管理机构目前均在一个起跑线上,都还不太成熟,处于刚起步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保险、信托这些能够提供工具的金融机构,新财道作为家族财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商,与他们都是合作关系。比如新财道与中航信托合作,推出“安心家族保障信托”,信托公司是受托人,新财道是保护人,保护人的职责:一是资产配置顾问;二是信托目的执行;三是与受托人互相制约、相互监督。财富管理机构定位各不相同。就客户定位来看,有的机构几百万元起点,有的几千万元起点,新财道主要针对家族财富管理市场上的超高净值客户——亿万富豪,建立3000万元家族财富保障基金为起点。就服务模式而言,当前市场上提供的主要还是点状的、工具式的服务。我们是从家族财富管理的系统性出发,也就是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梳理其系统服务需求,把各个点的工具综合起来,以系统满足客户在保障、理财、投行、传承等方面需求。举例来说,在整个家族财富管理系统中,保险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分量,在不同保险之间,其保障水平应该达到多少是合理的?信托要解决什么问题,跟保险等其他工具如何协同?还有其他各类机构销售的点状产品在整个财富中扮演什么角色等,只有系统化梳理之后,再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才能真正解决客户的家族财富管理需求。

  记者:您认为高净值家族财富管理应着重关注哪些问题?与普通投资者有何不同?

  周小明:我认为,对家族财富管理而言,健全的财富观是重中之重。首先,对一个家族企业以及从事家族财富管理服务的机构来说,都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应当有整体的统筹和长远的规划。家族财富的保有和传承应当是一个动态增值,而非静态守财的过程。只有当家族财富始终处于增值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它才可能逃脱“创造—停滞—消逝”的命运,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和代际延递,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家族财富管理的“增值财富观”。

  其次,要跨越“富不过三代”的陷阱,家族财富管理还必须引入“和谐财富观”。财富家族的内部关系包括同代成员之间、不同代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家族财富的“内力”;财富家族所处的外部关系包括家族与社会、家族企业与雇员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家族财富的“外力”。和谐的内部、外部关系是家族财富久远保有的关键因素。

  再次,财富家族要有以代为计量单位的“久远财富观”。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可能短期财富保有的概念是2年,中期是5年,长期也不过10年。而对一个渴望长期财富保有的家族则不然,需要以代作为基本的时间尺度。一代为短期,二代为中期,三代为长期。20年的短期金融规划,其年度业绩只会成为脚注;在50年的规划中,它们还成不了脚注,仅仅会出现在条形图中;在100年的规划中,只有研究家族历史的人才会对它感兴趣。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