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02:44 华夏时报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万能险收益率“失锚” 结算利率跌破5%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对于保费规模急剧扩张的保险业而言,表面的风光掩藏不住棘手的难题:一面是已经持续两年的低利率环境无处安放的数万亿保险资金,另一面是急寻另类资产配置的保险资金面临着风险敞口。

  10月26日,《华夏时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国内人身险市场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为4.799%,环比下降0.85%,正式告别5%时代,而尚未出炉的9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可能降至4%左右。

  “相比货币基金、国债、票据等金融产品,万能险的综合收益优势依然较为明显,但是各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承担的投资压力非常大。前三季度的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保险公司很难再给到保户5%以上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不下调利率。另类投资方面目前只有投入,还没看到收益,而各家机构的另类投资风格迥异,更是面临着资金错配的隐患。”上海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高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失锚的万能险

  在整个保险业已经达到14万亿的总资产中,规模最大的无疑是万能险。此前国内人身险产品利率结算挂钩的是一年期定存利率,在连续6次降息后,一年期定存利率降到1.5%。2015年,中国保监会规定万能险最低保障利率不再执行2.5%的标准,改为保险公司自行决定,还将万能险人身保险的评估利率上限调为年复利3.5%。同时,万能险的基本保险费初始费用和退保费用上限比例下调,提升了万能险收益率。

  “应该说,自从央行努力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市场上名义利率已经下降很多,但保险行业人身险产品尤其是万能险实际结算利率却不降反升。为了冲规模,万能险必须以较高的收益率才能吸引投保人。从近年来大小保险公司销售的万能险产品中可以看出,年结算利率在4%至6%之间的产品占比最大,最高的则达到7%以上,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出现这种局面了。”10月27日,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利率的反向而行意味着万能险出现了“失锚”的迹象。

  在许谨良看来,在人身险产品中占大头的万能险,现在已经没有了可以挂钩的利率,以前参照一年期的央行利率,但降息后目前一年期基准利率只有1.5%,不过商业银行有利率上浮的自由空间,目前各家银行的一年期定存仍在3%左右,加上保监会去年取消了人身险利率限制,将万能险人身保险利率上限调至3.5%,同时降低万能险的初始费用和退保费用以提升万能险收益率,至今年7月份,万能险的实际结算收益率都维持在5%以上。

  “较高的收益率也意味着较高的负债成本。目前销售的万能险期限一般大多在5年以上,但实际存续期较短,大部分产品在1年以后退保并且不收取退保费。为了保证收益,这类产品更多地将资金投资于期限较长的非标资产以获取高收益。同时,一些激进的保险公司还将万能险资金积极加杠杆,通过海外并购、举牌上市公司等获取高收益。这直接导致险企可能面临较大的资产负债错配、流动性、利差损失及偿付能力等风险。”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此不无担忧。

  本报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护投资人利益,保监会出台了人身险新规,要求万能险回归保险本质,杜绝其异化为短期理财。新规明确提及,下调万能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将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最低保证利率不得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结算利率与实际投资收益率挂钩,当万能险账户的实际投资收益率连续3个月小于实际结算利率,且特别储备不能弥补其差额时,当月实际结算利率应当不高于最低保证利率与实际投资收益率的较大者。此外,新规还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保险、护理保险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坚持上述产品的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属性。

  但是在失去了可参照和保证的收益之下,脱钩的万能险实际收益还将加速下行。华宝证券发布研报预计,人身险新规之下,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定价利率和负债成本将逐步回落,产品激进定价和高结算利率行为将受到显著遏制。未来万能险结算利率不改下行趋势,且下行速度将快于以往。

  应对之方

  目前看来,中国保险业保费高歌猛进之势不会减速,但是全球持续低息环境对国内的保险资金造成了极大的投资压力。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10月20日举办的亚洲保险峰会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国力表示,以目前的发展增速,今年全年的保险业总资产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有望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020年达到总保费收入4.5万亿元、总资产25万亿元的目标。

  “中短存续期的万能险是其中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在低息环境中,能提供这种收益的保险产品竞争力大,这就迫使一些保险公司采取更激进的投资策略。部分险资过多投入流动性差的长期资产,例如另类资产,造成较大的再投资风险。而在海外资产配置方面,一些机构在人员、制度、风控措施等方面都准备不足,虽然险资加大海外配置是大势所趋,但是希望未来通过种种措施可以拉动有关数据至一个新水平,以合适的监管措施防止系统性风险。”陈国力称。

  在10月13日举办的“2016中国寿险业十月前海峰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直言,低利率将对人身保险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和重大的挑战。第一就是对过于依赖利差的定价机制产生冲击;二是对资产驱动负债的商业模式产生冲击;三是对放大资本杠杆的扩张路径产生冲击;四是对激进投资的应用方式产生冲击;五是对传统思维定式的风险管理体系产生冲击。

  “拓宽发展领域,创新商业模式;调整产品结构,改革保险供给;优化资产负债匹配,降低风险隐患;加强经营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人身保险公司通过削减成本,即使面对投资收益下滑和准备金率提升,也可以确保公司获得利润,提升抵御复杂经济环境的抵抗力。各公司可以通过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对于如何在低利率的背景下发展人身险业务,黄洪指出了人身保险业可以践行的四条路径。

责任编辑:陈永乐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