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3日01:10 上海证券报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记者 时娜 ○编辑 剑鸣

  上海证券报12日刊发的深度调查报道《“老千股”顽疾》在市场引发热烈讨论,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你们的文章写得非常及时,警示一下投资者是必要的。港交所未来会更多地提示市场,让投资者了解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有哪些不同。”

  而对于文中提及的“香港应引入更严厉的退市机制,提高执法效率”,香港交易所表示,正在准备一份有关退市机制的咨询文件,最快将于明年首季咨询市场各方。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我国香港证券市场正吸引着大量内地投资者南下淘金。本报昨天的报道,引发了内地投资者对“老千股”问题的热烈讨论。“炒港股确实不能照搬A股那一套,投资理念也要有所变化。”有投资者表示。

  而一位来自香港监管层的人士表示,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和效率以及加强投资者教育已经变得更加紧迫。

  李小加认为,再严格的上市标准也无法保证上市时的好公司在上市后不会变成坏公司,对于清除烂公司更加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加强上市后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强化退市机制,防止所谓的“僵尸公司”或“壳公司”长期滞留市场、浪费资源、拖累市场信誉。

  事实上,今年以来,港交所对一些达到退市标准的公司加快了除牌程序,今年2月份被取消上市地位的中国金属再生资源,进入除牌阶段到正式被退市,仅用了一个半月。港交所表示,进取而具有效程序的除牌政策有助于质素低劣的公司有序离场,并对公司严重违反《上市规则》产生阻吓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香港交易所曾就退市机制向市场进行全面咨询,其中“建议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低于3000万港元、或平均股价低于0.5港元之公司应予除牌”,引发“仙股”暴跌,但最后改革没有成行。

  “这样有争议的改革必须在咨询公众后取得广泛市场共识的前提下才能启动。因此,这样的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勇气与智慧,也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施。香港市场此前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推行这样的大改革不可不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李小加说。

  据介绍,近年来,港交所一直在修订《上市规则》,增加上市公司出“老千”的难度。比如对有违反《上市规则》前科的公司,施加额外规定或条件,甚至行使酌情权拒绝批准其新发行的股票上市;还要求上市公司进行更多的信息披露,清楚披露预定的集资用途,以及之前12个月内集资的情况;并且对大比例供股、超低价增发也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同时也针对大规模集资发出指引,集资活动后资产过半为现金的将被视为现金资产公司,港交所会将其停牌,并将复牌申请视为新上市申请。THE_END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相关阅读

贫困地区公司插队上市啥后果?

十分讽刺的是,证监会的审批权本来正是当下股市发展最大的拦路虎,证监会竟能把丧事办成喜事,用审批权来帮助脱贫。股市的唯一正途——注册制,仍遥遥无期,此类花式创新倒是效率很高。

泡沫破灭后购房者将会有多惨

房价暴跌之后的银行债权并不会因抵押房地产拍卖后而消失。奉劝购房者和与泡沫共舞的投资者一句:泡沫形成初期,请拥抱泡沫,泡沫加速赶顶和全民资金加速涌入的时候,请远离泡沫。

中国黄金储备将继续攀升

作为世界最大的黄金开采国,中国似乎却并未持有足够的黄金。我们预计,中国黄金储备将继续攀升,但这将是一个缓慢且长期的过程。央行可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购买黄金。目前,瑞士、香港和南非是中国主要的黄金进口直接来源地。

长期投资者应暂停香港市场交易

香港市场的情绪已飙升到历史性的极端。极度乐观的市场情绪,伴随着创纪录的低市场波动性对于多头头寸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情景。市场回调渐行渐近。长期投资者应暂停交易,等待市场调整带来的对于香港市场更好配置机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