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2日07:09 第一财经日报

  美股一夜暴跌全球流动性拐点近了

  周艾琳

  [市场预计美联储将会推迟加息,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都会加码宽松。然而,8月末以来,这些预期都被逐一打破,全球面临流动性拐点]

  [截至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收盘,美股三大股指均下跌超过2%,道指大跌近400点,美债大跌,跌幅皆创英国脱欧以来最大水平,且恐慌性指数VIX也飙升40%。]

  [清溪资本合伙人、资深美股交易员司徒捷表示:“这一波回调,我认为目标位在2088点(标普500),可能本周一或者周二可以达到。”]

  [截至7月20日当周,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触及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达到49亿美元。这比两周前录得的纪录高点整整高出了10多亿美元。眼下,这一“资金大迁徙”仍在加速。]

  此前屡创新高的美股终于迎来拐点,但谁也没有料到,久违的盘整竟是如此激烈——截至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收盘,美股三大股指均下跌超过2%,道指大跌近400点,美债大跌,跌幅皆创英国脱欧以来最大水平,且恐慌性指数VIX也飙升40%。

  一时间,有美股交易员感叹,波动性终于回来了!甚至不乏投资人担忧,这是否又意味着新一轮“崩盘”将启?

  “当前,流动性预期开始转向,”招商证券(香港)首席策略师赵文利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近期这轮牛市行情始于脱欧公投后的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回升,现在随着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无计可施,美国又在酝酿加息,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开始调头。后续如果出现新的风险事件,会进一步打击风险偏好,令资金重回风险规避模式。”他也表示,“从港股ADR(在美预托证券)和夜市期货看,港股周一应该会低开300点左右,后市会比较波动,不建议急着买入。”

  清溪资本合伙人、资深美股交易员司徒捷对记者表示:“这一波回调,我认为目标位在2088点(标普500),可能本周一或者周二可以达到,在这个位置可以适当地抢反弹,反弹会比较短促,但是力度不一定很弱。反弹可能在9月21日美联储会议前终止。”

  宽松预期逆转美股重挫

  美国三大股指上周五收盘暴跌。截至北京时间10日凌晨,道指收盘下跌392.82点,跌幅2.13%,报18087.09点,周跌幅为2016年首周以来最高;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53.15点,跌幅2.44%,报2128.15点,创6月24日来最大单日跌幅,周跌幅为七个月以来最高;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下跌132.37点,跌幅2.52%,报5127.12点。

  在美股下跌之前,隔夜海外市场也普遍下滑。受东北亚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上周五亚欧市场走低。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94%,报3055.00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2%,报6776.50点;德国DAX30指数跌0.99%,报10569.70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一波美股涨势可谓雄霸全球。在英国脱欧结果公布后,美股在短期暴跌后便开启了“连创新高行情”,凌厉的走势让众多分析师、交易员直呼看不懂。

  其背后逻辑也很简单,市场预计美联储将会推迟加息,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都会加码宽松。然而,8月末以来,这些预期都被逐一打破,全球面临流动性拐点。

  首先,原本各界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加息,甚至全年不加息,然而8月末美联储主席耶伦释放鹰派信号,这让各界开始猜测9月加息的可能性。此外,9月9日,向来鸽派的美联储利率制定委员会投票委员、波士顿联储行长罗森格伦(EricRosengren)表示支持加息。他表示,如果等待时间太长,商业不动产等资产价格存在“变得过热”的风险。“基于迄今为止得到的数据,我认为,继续致力于货币政策正常化是合理的。”

  此外,欧洲央行也在9月8日令市场吃了一惊。此前,市场预期该行政策会议将祭出更多刺激举措,例如延长1.7万亿欧元资产购买计划,且加大购债范围。然而,行长德拉吉却按兵不动,甚至罕见地明确表示,“欧洲央行此次会议并没有讨论延长QE”、“目前不需要更多刺激”。

  “无作为”的货币决议发布后,欧元和欧债收益率上涨明显、欧股大幅下挫,并且德拉吉发布会期间,市场也是波动明显。会议前后的资产表现反映出市场对宽松有较强的预期,同时对货币政策态度的边际变化也已经变得非常敏感。

  转视日本央行,其成了众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而持续多年的QQE政策并未将经济拽出泥潭。今年最新祭出的负利率政策却适得其反,日元大幅飙升,称霸全球汇市。日本政府和央行虽对此表示担忧和不满,但却始终没有祭出更多宽松政策加以干预。

  面对此次市场的剧烈调整,兴业证券首席宏观策略师王涵表示,这仍然凸显了在资本过剩于实体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估值抬升后,资金的博弈情绪在提升,对分母端的变化在变得敏感。“英国脱欧重新燃起了货币宽松的预期,市场在此基础上快速完成修复,之后估值进一步抬升。而当前退欧风险还没有预期的严重,货币政策态度的变化就又成了市场的‘敏感神经’。”

  此外,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也有所抬头,“尽管其影响一般只局限于日韩等亚太股市,但从本质上也威胁着美国利益,这也部分解释了美股波动,”曾供职于高盛、现任上海申毅投资董事长申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波动率回归交易机遇仍存

  尽管市场恐慌情绪回归,但波动率也同步回归,这有时也往往是好消息。

  “没想到2个月的横盘是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结束。但是我认为,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波动终于回来了。有了波动,价值投资者可以抄底,趋势投资者等到了趋势,波动率交易者可以交易波动率了。”司徒捷当日对记者表示。

  他分析称,“标普500的这根大阴线基本打到了100天均线(白色),下方的200天均线(黄色)正好和去年10月以来形成的趋势支撑交汇,又正好和6月的阻力线延长段交汇。大盘如果跌到2088点,很大可能会有一个强反弹。”

  在低利率环境下,追逐高收益的全球资本仍将不可避免地配置美股。黑石集团CEO苏世民近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由于脱欧以及此后的长期不确定性,投资者对于在欧洲投资产生了怀疑,因此纷纷开始转向美国。此外,美元升值、美国法律法规健全,我们并没有预计到任何巨大的投资变数,这些基本情况都会吸引全球更多资金进入美国。”

  就具体波动而言,司徒捷表示,9月美联储会议后的走势取决于会议决议以及之后的声明。“假如会后1~2天内大盘下跌,那么各种形态、均线、指标组合都会类似于去年12月后的形态(美联储于去年12月17日宣布加息)。那么真正的大波段下跌将在9月底到10月中旬之间展开。”

  新兴市场仍是“甜蜜地带”

  相比欧美市场的动荡不安,新兴市场则是全球的“甜蜜地带”(sweetspot),即使在美联储加息后,这一格局也料将延续。

  美银美林表示,截至7月20日当周,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触及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达到49亿美元。这比两周前录得的纪录高点整整高出了10多亿美元。眼下,这一“资金大迁徙”仍在加速。

  光就债市而言,印度公债收益率可达7%,而德国、瑞士等公债收益率已跌至负值,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仅约1.6%。不难想象,寻求高收益的资金自然涌入了新兴市场。

  然而,各界仍有担忧。2013年5月,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发声称可能退出QE,此后天量资金撤离新兴市场,导致其股市、汇市暴跌。

  这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摩根大通新兴市场研究部全球主管LuisOganes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今年预计美联储只加息一次,新兴市场不会面临太大压力。眼下,新兴市场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就经常账户赤字而言,巴西进步最大,原来经常账户赤字占GDP之比为3.5%,目前已小于1%;印度和土耳其也有所改善。”

  不过,新兴市场各国情况仍然有所分化。“南非的进展最小,加息对其冲击可能较大;此外,哥伦比亚受到油价暴跌压力,经常账户赤字在扩大,占GDP的6%;墨西哥的赤字率也从1.5%升至3%,比索承压。”

  总体而言,LuisOganes告诉记者,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兴趣在不断加大,“即使美联储加息,短端债券收益率可能会上升,但预计长端收益率不会大幅抬升,欧日等央行仍将维持宽松,加息可能反而是抄底新兴市场的机遇。”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不小

考虑到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较大,以及国内一、二线城市资产价格屡创新高,地王频现,出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资产泡沫的担忧,短期来看,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加大,而这也使得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再度承压。

实现经济J型增长要保护私有产权

这次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由于人口收缩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拽力特别大,要使L型下行的经济增长,重启为J型增长,甚至力度要比前两次经济增长下行翻为上行时所采用的突破性改革力度还要大才有望实现翻转。

怎么拯救中国经济的“垃圾板块”

中国经济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在东三省,这个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垃圾板块”,严重拖了中国经济的后腿。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大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力之下,东北地区可能给多少钱也不行,这个地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恢复期。

现在在美国买房风险更小

中国的房价至今为止一直只涨不跌,大家都在预测中国房价的黑天鹅什么时候出现。反向美国房市在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房价处于一个低谷,并且市场对于这样的泡沫危机有了足够防范意识,所以现在在美国买房的风险性会更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