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1日00:23 经济观察报

  好未来“出洋”逻辑

  盖虹达北京报道

  787

  2016-09-12

  151

  盖虹达

  9月5日,好未来正式启用域名“hiworld.com”,并上线新品牌“乐未来”布局国际教育培训业务。

  从2013年“学而思”更名“好未来”,到如今启用“hiworld”,事实上已经影射好未来的发展路径从理科强势转向全面学科教育的信心,如今又“高调”迈向国际培训市场。

  提起好未来,很难绕过新东方,更不用说二者在留学业务上同场竞技。俞敏洪和张邦鑫同为北大学子,相比之下好未来是行业的晚辈,但后来者正在快速成长——尽管两家教育界的龙头企业起家业务完全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进入相同的赛道。

  如同留学业务起家的新东方布局K12获得巨大市值提升,从K12起家的好未来如今放眼国际培训市场也将掀起新一波涨潮,但它们前路上也面临共同挑战——对新领域的探索和对先行者的追赶。

  “被动”出击

  乘坐北京地铁四号线到海淀黄庄站下车,会发现出站的通道里被各种教育公司的广告充斥,即便到达地面,路边林地的广告牌也大多数被教育类广告占据。除了众所周知的新东方,更多的是各类中小教育机构,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可能会不太了解这些企业的业务优势。

  在这样一片铺天盖地的广告海洋中,唯独很难寻觅到好未来,它的总部没有一个巨大的Logo告示存在,而是“隐身”在这片聚集了200多家全国最优秀教育企业的巴掌大的“地界儿”上。

  “从2003年成立到现在为止,我们几乎没有做过一分钱广告。”好未来联合创始人白云峰告诉经济观察报,即便如此,公司每年仍保持接近50%左右的成长,好未来在这个行业发展过程当中一直比较受大家关注的原因,是因为比较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很少去做一些营销和导流的事。

  一家公司的调性与创始人的个性紧密相连。创始人张邦鑫在北大生命科学院读研究生期间,曾同时做7份兼职,也正是因此启发他创办学而思。理科出身的他有着严谨的思维和理性的认知,切身经历让他明白,家长的确会关心教育机构的品牌和知名度,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真正能提高多少。这也同样可以解释好未来从创立之初就定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的原因,这个群体给家长的口碑只会越来越好。

  尽管好未来从强势理科培训转型全面教育,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好未来的留学业务都是一片空白,不过这也不代表好未来没有发现出国留学的商机和需求。

  “即使倒推十年前,好未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几个城市布局时,就已经从服务的学生和家长群体当中获得了这样一个国际信息的反馈。”白云峰说,因为好未来的服务群体在北上广深拥有一部分高素质家长和高潜质的优秀学生,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不止于考上清华北大,而是希望去国际上接受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产生了出国留学的需求,接受国际教育的学生年龄也开始逐渐降低,这些需求最终“落入”好未来的优势K12领域。白云峰坦言好未来一直围绕着原来的目标用户群体服务,直到这些出国留学的用户需求下潜到低龄化这部分用户群体里,集团才决定做出决策。

  但好未来仍然没有马上行动。“一个原因是需要寻找适合负责这部分业务的内部管理人才,同时也需要寻觅合适的业务团队来加入好未来的布局之中。”白云峰说。

  “文化和价值观非常匹配”是白云峰反复提到的字眼。事实上,包括顺顺留学、励步英语,以及新纳入的唯佳,都是秉承这样的思路。“我们坚持长板理论,只选择我们认为优质的、而且具备未来中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团队来作为我们并购的对象和合作的对象,形成未来的优势互补。”白云峰说。

  并购逻辑

  在9月5日宣布“乐未来”品牌成立时,好未来的国际业务形成了以乐加乐英语、励步英语、顺顺留学、唯佳为主要支柱的国际教育产业链闭环雏形。

  事实上,除了乐加乐英语以外,其他三家企业都是好未来通过控股或者全资收购吸纳。这三家企业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与好未来建立联系、甚至被全资收购的时候仍然没有做到常规意义上的“规模效应”。

  顺顺留学跟好未来的结合速度之快或许可以视为“好未来思路”的典型样本。

  张杨创办顺顺留学的时间是2015年6月1日,之后在6月7号的上午,他突然发现“一直非常佩服”的好未来还没有留学业务,于是他通过朋友辗转联系到张邦鑫,对方很感兴趣并很快安排了见面。在6月11日好未来投委会的成员齐聚北京的时候,张杨和他的团队一起去做了个陈述,直接拍板第二天上午十点完成第一笔投资。

  10天,这是顺顺留学从创立到拿到好未来的融资的时间。之后又经过一年的时间,今年6月12日完成好未来的追加控股。张杨告诉经济观察报,在见他之前,张邦鑫已经见过不下100家留学咨询业务的企业,之所以一拍即合是因为顺顺留学做的是“平台”,而之前那些企业都是“机构”。

  “平台”和“机构”的差别在顺顺留学开始创立就显现出来了——“创办之后我们原本以为来六七个顾问,我们靠自己的资源流量可以把他们养住,但是没想到申请加入我们的人特别多。”张杨说,由于平台模式让价值回归给老师们比较多,在乎的是老师服务客户的品质,相对来说会让老师更努力。

  尽管平台模式前景良好,但瓶颈也同样明显。“我们这样的长尾市场,是比较难有独立且大发展空间。”张杨坦言,他必须跟好未来寻求合作才更有可能成长起来,“我们提供的出国咨询服务是中国教育需求金字塔比较靠塔尖的需求,可能100万个家庭当中,90万个家庭是高考,10万个要考语言培训,这其中因为需要经济能力支撑可能只有1万个能够出国留学。”“我们不追求规模效应,只看重模式潜力和团队价值观。”白云峰一直强调的好未来逻辑实际上并不简单。

  吴晓蔚原来负责乐加乐英语业务,现在是乐未来品牌的留学培训负责人,她一直关注和参与好未来在留学业务相关领域的洽谈和投资。“我们并没有经历过其他公司那种纯资本的投资。”她说,好未来在资本层面的考虑相对少一些,但在业务融合和合作的层面会多一些考量。

  唯佳和好未来的结合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这家成立4年、员工不足50人、学生只有200人左右的低龄留学考试培训机构一直没有进入资本或者媒体的视野,因为他典型不具备“规模效应”和强大的变现能力,甚至面临钱烧完了的困境。但一次偶遇好未来之后,唯佳的团队诧异的发现这家企业不在乎他们的规模小、生源少,即使在收购时也没有提出业绩要求。“我们去谈投资的时候,一般有一个战略投资部的伙伴,然后还会加上一个可能未来业务发生对接和合作的业务伙伴。所以我们很少去考虑在每一轮投资的力度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考虑的所有都是业务上有没有可能产生更好的合作。”吴晓蔚说。

  但如同顺顺留学接受好未来投资后一年里迅速裂变16家分公司,在保留核心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唯佳英语一定会在“乐未来”的业务范围内快速发挥更大的作用。

  闭环

  尽管好未来快马加鞭进行业务布局,但现在来看,好未来的布局显然还不够完善。

  从一个孩子出国开始,他可能要经历游学、选择学校、标准化考试、文书准备、第三方面试,最后留学后他可能也会面临房屋租赁的住宿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环节构成了留学业务的闭环。“终极的愿景肯定是希望在这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有能力为孩子提供一种不错的选择。”吴晓蔚说,但与此同时,“节奏也非常重要。在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点上,我们是否有能力通过自己孵化或者并购来提供选择我们认为的最优质的服务,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乐未来的品牌使命叫做让人人都享有世界优质教育。我们一直没有对外强调,”吴晓蔚说,从这个使命开始,其实就会要求乐未来去找国际一流的教学内容、国际一流的教师等等。所以乐未来现在正不断地跟优秀的国际内容提供商、工具提供商沟通和学习。可能不排除后面会有一些合作,但现在确实还没有非常明确的一个确定的合作。

  以目前来看,乐加乐英语聚焦K12阶段对接国内外英语评测的英语配有市场,励步英语帮助孩子从低幼阶段开始通过全英文全学科培养综合素质,乐外教则是开展了线上英语口语品牌,进而结合顺顺留学咨询服务、唯佳留学考试培训形成了一个初具雏形的生态。

  好未来的一切改变都在计划之中。张邦鑫曾在内部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今年能带着大部队走60公里,但是我的部队的承受力是20公里,那我就走20公里。”

  去年年底的时候,好未来做了一个大型的年会,好未来董事长兼CEO张邦鑫提出来未来五到十年好未来的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希望从一个培训机构变成一个教育机构;第二个方向是希望从一个线下的机构变成一个以教育和科技驱动的,教育类的创新和成长公司;第三个方向是希望从一个国内的公司变成一个全球化的公司。

  好未来已经迈出了慎重的第一步,未来何去何从,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不小

考虑到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较大,以及国内一、二线城市资产价格屡创新高,地王频现,出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资产泡沫的担忧,短期来看,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加大,而这也使得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再度承压。

实现经济J型增长要保护私有产权

这次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由于人口收缩和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拽力特别大,要使L型下行的经济增长,重启为J型增长,甚至力度要比前两次经济增长下行翻为上行时所采用的突破性改革力度还要大才有望实现翻转。

怎么拯救中国经济的“垃圾板块”

中国经济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在东三省,这个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垃圾板块”,严重拖了中国经济的后腿。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大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力之下,东北地区可能给多少钱也不行,这个地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恢复期。

现在在美国买房风险更小

中国的房价至今为止一直只涨不跌,大家都在预测中国房价的黑天鹅什么时候出现。反向美国房市在经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房价处于一个低谷,并且市场对于这样的泡沫危机有了足够防范意识,所以现在在美国买房的风险性会更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