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22:37 中国经济周刊

  #振兴东北,光靠政策补贴很难实现#

  文章导读: 近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的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隆重开幕。论坛主题为:“激发内生动力,闯出振兴新路”。500余位商学界代表共聚一堂,共同研究破解东北发展难题,探索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新的路子。

  p12-1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5期)

  近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的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隆重开幕。论坛主题为:“激发内生动力,闯出振兴新路”。500余位商学界代表共聚一堂,共同研究破解东北发展难题,探索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新的路子。

  一时间,“东北振兴”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网友热议的话题。

  p12《中国经济周刊》2016 年第34 期《2016 太阳岛论坛纪念特刊》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4期《2016太阳岛论坛纪念特刊》

  东北的问题不仅是钱的问题

  @枯树下的蚂蚁:东北的问题不仅是钱的问题,重点还是东北人的思想观念要转变。

  @W小姐的悠哉生活:现在东北是地价贵,人工贵,种地成本高,进出口不协调,粮食价格低。现在农民都懒得种地了,出去打工省心省钱省事。我是个农民,我觉得即便是政府投资,也要让老百姓感到利好,别把钱都投到大企业。

  @阅海:东北的问题在于国企历史包袱过重,行业过于单一,人才流失,加大投入没错,谨防变成输血式救援把投资当成财政饭。

  振兴东北,要留得住年轻人

  @老傅:东北要重新发展起来,关键要吸引和留住各方面的人才。在政策扶持上、在思想观念上、在用人环境上以及资金投入力度上,都需要根本性的转变。否则,再好的计划也只会停留在纸面上。

  @关关无敌Infinite:我爸在油田的一家国企工作了近30年,现在一个月也只挣两千多。就冲这点我暂时也不想回东北。

  @弗朗西斯多弗朗明哥: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政府投资的这些钱多久会花完?钱都花到哪儿去了?东北之疾非一时所解,除了缺钱,政府的思想观念落后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东北谈何发展?人才又怎么能留得住?

  光靠政策补贴难实现东北全面振兴

  @李富永:东北经济拖后腿的根源,除了市场化改革滞后、民营经济不发达外,还有关键的一项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企业转型升级缓慢,以至于当地经济依然依赖重化工业、能源工业等传统产业所致。这些产业即使实现了民营,也不能自动扭转其产能过剩、技术落后和市场萎缩的势态。

  @常修泽:对于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的僵尸企业,要拔掉输液管,撤掉呼吸机,敢于让僵尸企业死掉,东北振兴才有希望。

  @王培霖:投资重要吗?当然很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最根本的。我认为,思路不变,东北就不会变。靠1万多亿元的大项目救不了东北,因为东北的病根就不在于投资缺乏。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被商业包裹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透明,然后被商业深深包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们亲手打造了它,然后终身被之缠扰。

G20让中国人的钱更稳、更值

如果G20层面上能够就人民币的价值与稳定性取得重大战略共识,老百姓出国必须要进行的 兑换、消费、支付也将更便利。粗略估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每年至少能为中国贸易、老百姓出国消费额年均至少省下3000亿元的交易成本。

未来将发生的五大趋势性变革

在过去,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被应用于重工业,为保证安全其往往远离人类作业。而在如今的战场或工厂,机器人已经开始与人类并肩工作。可以想像,未来十到二十年,机器人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应该克服人民币浮动恐惧症

在中国目前经济存在产能过剩、通货收缩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别人都在拼命让自家货币贬值,我们却用掉数千亿美元来维持汇率稳定,回头来看,这有些得不偿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