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频出或引发新调控
“地王”频出已让政策风向开始收紧。今年以来,上海、深圳限购政策已经升级,苏州、南京相继出台土地市场新规,国资委也针对拿地约谈央企。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明确指出,这“主要是指房地产价格泡沫”。
⊙记者 李虎 ○编辑 全泽源
8月17日,上海一天内迎来三块土地出让,且均创下区域价格“地王”,让业界一片惊呼。有地产界人士认为,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如此火爆,恐将引发新一轮调控。
昨日上午11时,融信中国以110.1亿元摘得合并后的新静安区中兴社区两幅地块,楼面价10.03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39%,成为中国土地成交史上单价“地王”。下午14时,中骏以总价6亿获得青浦区徐泾镇徐南路北侧地块,溢价率165% ,楼面价4.5万元/平方米;15时,建发、中粮、首开联合体以67.9亿竞得宝山区顾村地块,溢价115%,成交楼面价5.37万元/平方米,均创造了区域价格“地王”。
最受关注的是属于内环的新静安地块。上午9点半正式开拍后,包括万科、龙湖、保利在内的18家房企围绕标的进行了近两个小时420余轮搏杀,才被拍卖后段杀出的融信以110.1亿元拿下。
对于不太关心房地产的普通公众而言,融信的名字可能还较为陌生。从福建起家的融信中国成立于2003年,今年1月13日在港交所上市,属于百强房企中的“小字辈”。根据克而瑞统计,今年上半年融信的销售总额为174.1亿元,位列全国第28位,2015年融信销售收入达295亿元,位列全国29位。与上市同期,融信今年将总部从福州搬至上海,而且从今年起,融信在上海频频抢地:9.8亿元拿下青浦区地块,31.55亿拿下新江湾城地块,此次又耗资110亿拿下新静安“地王”。
根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截至8月16日,融信今年获取土地数量13块,拿地总价逾235亿元,如果加上8月17日的拍地支出,融信今年拿地金额已超过345亿元,拿地金额跻身全国前5位。也就是说,截至8月17日,融信今年的拿地支出就已经超越去年全年的销售收入,颇有“寅吃卯粮”色彩。
细看融信的历史财务数据,“借钱拍地”似乎一直是融信的传统。据克尔瑞数据,融信今年年初发行了总规模25亿元的公开公司债,7月底发行总规模50亿元的私人公司债。统计显示,融信在上市之后通过各种融资渠道已完成超过100亿元融资。
8月17日晚,融信回应了为何拍下静安“地王”。其声称,从融信战略布局来讲,未来将聚焦一、二线城市,精耕核心区域。“本地块距离上海人民广场、外滩、南京东路均在2公里以内。融信充分看好上海世界金融中心的城市价值潜力和前景,充分看好上海内环静安的土地价值。”
融信拍下静安“地王”不是孤例,而且从目前的火爆态势及供需情况看,上海“地王”恐怕还有后来者。根据上海市土地出让计划,2016全年供地任务为800公顷,截至8月中旬,出让量刚完成三分之一,土地拍卖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而去年全年上海的土地拍卖收入是1635.53亿元。
“地王”频出已让政策风向开始收紧。今年以来,上海、深圳限购政策已经升级,苏州、南京相继出台土地市场新规。国资委也针对拿地约谈央企并收到一定程度的成效。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也明确指出,这“主要是指房地产价格泡沫”。随后南京、苏州两地的新政,也被视为是对“抑制资产泡沫”的回应。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未来上海必将加快宅地供应,以解决供需矛盾及市场过热的问题,也不排除会酝酿“控地王”方面的举措,以防范疯狂拿地引发系统性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在7月份曾针对楼市连发三篇评论文章,分别从“警惕繁荣背后有风险”、“小心地产市场的‘地王’盛宴”、“‘去库存’要打持久战”等三个角度,阐述了当下中国楼市存在的问题、风险及出路。17日上海土地市场连拍出三个“地王”的现状佐证了新华社上述警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