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7日19:40 一财网

  “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来说,这句话正是融资状况最为真实的写照。

  7月14日在深圳举行的第9届APEC技展会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775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获得融资仅为3184家,占比仅为40%左右,而剩余的60%企业,未能获得任何股权质押、定增融资。

  “在定增方面,市场观望氛围浓厚,投资者热情普遍下降;股权质押方面,银行的政策也变得更加谨慎。”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由于新三板市场低迷,加上个别企业股东失信,导致新三板融资难度总体加大,而且同时呈现出分化的趋势。

  遭遇困境的同时,新三板公司融资又蕴藏着转机。有新三板挂牌企业高管称,由于新三板市场低迷,不少挂牌公司股价低迷,泡沫已经得到挤压,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股权质押风险已经大大降低,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来说也是机会。

  6成新三板公司无缘融资

  “我们公司虽然在新三板挂牌比较早,但一直没有得到多少融资上的支持。”7月14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智合新天董事长邓柏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目前,该公司正在计划进行融资,用于自身业务转型和项目投资。

  早在2013年9月,当时主营户外传媒的智合新天就已在新三板挂牌。此前,该公司还进入了新三板创新层。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61万元、41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9.78%、50.49%;净利润则为585万元、350万元,同比增长381.1%、67.3%。

  即便如此,智合新天获得的股权融资仍然为数不多。邓柏称,该公司经历了新三板从起步到繁荣,再到趋冷的整个过程,挂牌三年多以来,2015年经过两次增发,共计融资1130余万元,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依靠银行。

  根据7月14日在深圳举行的第9届APEC技展会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新三板企业共有挂牌企业7759家,其中3184家融资1434亿,平均每家融资4500万元;进入创新层的有953家平均融资7777万。

  但这并不代表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情况乐观。报告还显示,在挂牌企业中,约有60%增发募集资金额为0,约86%的企业股权质押融资额为0,而深圳更有约92%的新三板企业股权质押融资额为0。

  实际上,实现了股权融资的企业,遭遇也冷热不均。7月8日,新三板医药企业生物谷披露定增方案,拟以15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1130万股,募集资金1.69亿元,仅知名医药投资机构高特佳就出资1.5亿元,认购其中的1000万股。

  但并非所有的新三板公司都有如此幸运,一些已经实现股权融资的企业,外部资金所占的比例也并不多,认购方主要来自内部员工。豪帮高科7月8日公告显示,该公司拟定增244万股,募集资金1244万元,12名认购方中,除了两名做市商,其余10名均为其核心员工。

  而众荟信息7月12日披露的定增方案也显示,其计划发行的259万股中,最大的认购方来自其员工持股计划,认购数量为70万股,另有五家做市商共计认购约116万股,真正的外部投资者认购数量仅为72.2万股。

  而根据媒体此前公开报道,今年3月—5月,已经完成的新三板定增,外部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为17.12%、14.85%、12.22%;机构投资者占比分别为59.7%、48.63%、46.45%,约有三分之一认购资金来自挂牌公司内部。

  银行政策趋紧

  现在整个市场都比较冷,观望氛围很浓。在股权融资方面,投资者的热情明显下降,银行对股权质押融资的态度也明显收紧。”新三板挂牌公司宜丽环保董事长吴少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定增是融资首选,但由于市场偏冷,定增成功率下降,不少新三板企业融资难更加明显。

  根据广证恒生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年有47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股东进行过1036次股权质押。2016年1月1日到7月8日,则有69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股东进行过1360次股权质押,超过去年全年近30%。

  尽管今年以来新三板股权质押数量在增长,但其中潜在的风险开始暴露。挂牌公司哥仑步,其董事长兼控股股东在质押所持全部股权后失联,并辞去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此外,东田药业3名股东质押2505万股后迅速摘牌。而在定增方面,亦有类似情形出现。今年2月,新三板挂牌公司睿安特定增募集2750万元,但在发行流程结束之前,睿安特即已使用相关认购款项, 资金用途亦与发行时列示的用途不符,且未及时告知主办券商。

  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未能实现融资,以及目前股权质押、定增趋冷,除了市场交易不活跃,导致退出难度增加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自身状况不佳,难以吸引投资者投资热情,也难以得到银行信任。而部分公司股东的失信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疑虑。

  随着挂牌公司股东失信行为多次出现,银行的态度也变得谨慎起来。“以前做股权质押,银行主要是看股价和流动性,最近一段时间,股价已经不是主要指标,银行更看重的是企业的 资产状况、订单、现金流和质押人的偿债能力。”吴少勇说,由于银行政策的收紧,不可避免的会波及挂牌企业融资。

  “银行尽调的时候,就知道企业有没有现金流,有没有偿债能力,如果股票没有流动性,资产又不能覆盖风险,肯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邓柏说。

  几家欢乐几家愁

  虽然新三板挂牌公司整体融资情况不甚理想,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遇到了类似困难。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文化体育、高新技术、新能源、消费等领域的企业,仍然受到各路资金青睐。

  “新三板融资本来就没那容易,但还是有些细分,像文化类的动漫电影、医药这些还是比较热。除了市场因素,企业自身的情况也很重要,把自己的规模、利润做起来,自然就会有人找上门来。”新三板挂牌公司崇德动漫副总经理张立军称,该公司近期就进行了定增,投资者认购就比较活跃。

  实际上,一些企业也为此推进自身业务转型。如智合新天,在2013年剥离非主营业务后,近期又将业务向文化领域延伸。7月14日,该公司联合另外两家企业,以3500万元打造动漫大电影《司徒大佬》。

  吴少勇亦称,尽管投资者、银行总体趋向谨慎,但不同企业间也有所分化,对于看好的项目、企业融资,还是会给予资金支持。据其了解,一些得到认可的企业和项目,投资者还会积极推进其融资。

  “依靠传统的户外传媒,想有进一步的提升,已经很困难了,所以我们也希望在看得懂的领域进行一些探索,进行一些长期的项目投资。”邓柏称,由于现金流比较好,业务发展也较快,今年以来,其与银行的合作还有所加强,融资主要来自银行。

  邓柏还认为,一些失信行为确实对不少新三板企业融资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从股权质押来看,对银行其实是一个较好时机。目前,新三板指数低迷,很多企业股价也处于低谷,泡沫已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挤压。截止7月13日,智合新天股价为3.14元/股,PE仅12倍,市盈率水平远远低于同行企业。“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企业本身情况较好,银行的股权质押风险会小很多。”他说。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创新之路

中国足够大,中国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我们的地域差距又很大,我们应该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可以做像BAT一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恐怕我们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从1到N”的改进,牢牢地占领中间技术。

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大敌

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也是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实施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美欧市场,以滥用和消费WTO的方式,几乎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都启动“双反”调查。更糟糕的是,美欧正在协同立场,将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

供给侧改革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在供给侧调结构过程中,改善这个地方的教育结构,改善这个地方的资本投入结构等都属于供给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不考虑长远就是不作为,这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种经济病态

目前金融业占据绝大部分利润的现状若得不到有效改观,中央政府出台再多的财税优惠政策都只能无济于事,这些优惠政策的果实最终都会沦落为金融业的“下饭菜”。同理,受利润低微瓶颈制约,非金融企业尤其制造业的未来经营前景将是暗淡的,甚至是死路一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