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6日00:53 华夏时报

  白酒业回暖 酒企涨价被指盲目跟风 “茅五”还有多少涨价空间

  “茅五”还有多少涨价空间

  ■本报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茅台股价刚创新高之后,茅台和五粮液两大白酒大佬涨价的消息也不约而至。而双方在对待“提高出厂价”的市场传闻面前也一致说“不”。7月14日,在茅台官方辟谣之后,《华夏时报》记者就下半年将提高出厂价50元的消息采访五粮液,对方也仅仅表示要看市场接受程度。

  其实,今年以来,各大白酒企业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提价,形成一股“涨价风”,茅台和五粮液自然也成为了业内的联想对象。虽然二者暂时否认了涨价的传闻,但对白酒企业们来说,产品的价格上涨空间有多少,当前的市场情况又是否适合涨价?

  茅台五粮液“被”涨价

  近日,市场上有传闻称,五粮液在今年年初的提价战略目前来看是比较成功的,这从市场销售及产品价格走势上可以看出提价的效果。而年初提价幅度较小,也为其下半年的提价做了铺垫,不排除五粮液下半年继续提价的可能性,大约会提高50元/瓶。

  对于五粮液提价的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本报记者前不久刚刚报道,今年以来,各大白酒企业们相继提价的事实。“五一”刚过,泸州老窖高端产品系列国窖1573中国品味宣布提价,且一次性提价15%;洋河股份“海之蓝”、“天之蓝”出厂价上调2元和4元。涨价潮波及了古越龙山等地方酒企。

  今年3月在成都的春季糖酒会上,五粮液经销商营销工作会上传出消息,从3月26日起,五粮液核心产品52度水晶瓶五粮液(简称普五)出厂价上调20元,至679元/瓶,并取消每瓶30元市场支持费用。五粮液1618、低度系列等产品也将根据市场供需情况,适时出台调整措施。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五粮液调整出厂价可能是2016年酒业最具影响力的一件大事。这意味着经历了3年调整期之后,白酒行业有所回暖。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作为五粮液整个价格体系的风向标,普五选择在淡季提价,更多用意在于提升品牌力、提振信心,白酒行业的调整仍在继续。

  自3年前白酒调整期刚爆发时,五粮液将出厂价一口气从729元降到了609元之后,去年,五粮液曾提高过一次出厂价至659元,算上今年3月提价最近一共提价两次,分别是50元和20元,涨价幅度共70元。

  不过,对于此次涨价的市场传闻,五粮液方面则显得很谨慎。五粮液方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回应,暂时还没接到涨价的通知,而涨不涨价也是市场说了算。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白酒大佬茅台最近也陷入了涨价传闻之中,只是和五粮液的态度相比,茅台的态度则显得强硬很多,直接在官网发布辟谣声明:“我公司未就产品价格召开过相关会议,也未安排所谓的市场价格抽查,不存在‘对于批发价低于860元/瓶的商家予以处罚’,更不存在吹‘涨价风’的情况。价格是市场供需的表现,茅台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会干预市场价格。”

  还有多少涨价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茅台的声明发布得颇有意味,即不承认提高出厂价,但“不会干预市场价格”,这是否意味着茅台任由市场价格涨跌?而市场又能接受多少钱的茅台?

  “茅台出厂价短期内不会涨,市场批发价会小幅逐步上涨。暂时出厂价800元以上没有更大的上涨空间,市场价涨一部分,也让经销商赚点钱。”行意互动董事长晋育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贵州茅台而言,茅台内部虽然表示不再提价,继续保持819元/瓶,但是,在市场库存为零,或者较少的背景下,茅台经销商已经开始酝酿提价,有的地区的提价在30元-50元/瓶不等。

  尽管茅台否认提价一说,但茅台在7月4日下发了《关于茅台酒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政策调整的通知》, 表示从即日起停止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办理53度茅台酒业务(含陈年酒、总代理、总经销、团购等)。

  据了解,上述《通知》的下发要追溯到2014年整个白酒行业最低迷的时期。当时茅台采用了银行承兑汇票方式,主要是帮助经销商减轻资金压力。根据约定,在2016年3月前,所采用的方式是6个月全额承兑,4月份调整为采用60%承兑汇票+40%现金的方式。而此次《通知》下发意味着未来经销商将全部采用现金方式。

  长江证券近日就此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按照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819元算,60%的承兑汇票相当于491元可用承兑汇票,按照4%-5%的理财年化收益率算(6个月),承兑汇票对茅台价格影响约为10元/瓶,茅台全面取消承兑汇票变相提高了经销商成本,从而倒逼渠道和终端价格提升,加剧了渠道的涨价预期。

  对此,晋育峰也表示认同,“茅台取消经销商承兑汇票,也是批发价上涨的因素之一。”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茅台涨价空间还大一点,整体还处于缺货状态,毕竟价格还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供不应求,自然价格会继续上升。”白酒营销专家杨承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从目前市场反馈信息来看,现在不是涨价的最好时机,从中国经济趋势来看,国内对高端白酒产品的需求是趋缓的,无论茅台还是五粮液或是泸州老窖,对高端品的输出还是要根据市场走势来决定,还是要看市场下一步的走势,是否有调价的空间。”

  对比茅台,业内对五粮液的提价空间则不那么乐观。

  杨承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五粮液如果接下来不调整价格,倒挂现象会更严重。和茅台的供应相比,五粮液库存比较大。接下来,五粮液在价格调整上面来说,可能会有一定难度。“而其他白酒企业们的涨价也只是跟风,未来如何拭目以待。”

  据了解,五粮液一方面实施“控量稳价,量价平衡”战略解决价格倒挂以及渠道库存问题;另一方面继续推进“1+5+N”品牌战略,收缩产品线,积极推进公司五大主要品牌独立市场化运作。

  数据显示,A股18家白酒类上市公司中,除了*ST皇台顺鑫农业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下滑外,其他16家白酒企业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均出现10%以上的增长幅度,而五粮液一季度净利润增幅为31.91%。从财报数据来看,不能说白酒企业已经复苏,但回暖是肯定的。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创新之路

中国足够大,中国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我们的地域差距又很大,我们应该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可以做像BAT一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恐怕我们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从1到N”的改进,牢牢地占领中间技术。

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大敌

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也是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实施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美欧市场,以滥用和消费WTO的方式,几乎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都启动“双反”调查。更糟糕的是,美欧正在协同立场,将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

供给侧改革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在供给侧调结构过程中,改善这个地方的教育结构,改善这个地方的资本投入结构等都属于供给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不考虑长远就是不作为,这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种经济病态

目前金融业占据绝大部分利润的现状若得不到有效改观,中央政府出台再多的财税优惠政策都只能无济于事,这些优惠政策的果实最终都会沦落为金融业的“下饭菜”。同理,受利润低微瓶颈制约,非金融企业尤其制造业的未来经营前景将是暗淡的,甚至是死路一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