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7日04:25 证券日报

  分析人士指出, 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影响比较间接,对A股中期走势影响也不大;短期来看,A股上周五已经在盘中完成探底,后市将维持震荡反弹

  ■本报记者 赵子强

  上周,沪指保持在2800点至2950点之间窄幅震荡,上周二最高摸至2919.30点,上周五则受到英国脱欧公投事件影响急速下探,最低探至2807.60点,截至上周五收盘,沪指收于2854.29点,周K线形成一颗阴十字星,已形成三颗连续的周线阴十字星。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出目前市场处于上下两难境地,6月份市场连续受到利空消息影响,从美联储不断挥动的加息大棒,到MSCI未纳入A股,再到上周五的黑天鹅事件,都对A股产生形成了实质性利空,而A股市场的表现却仅是窄幅震荡,那么当最后的利空靴子也平稳落地后,市场期待的反弹走势或将就此展开。

  “脱欧”或是利空出尽

  上周对A股影响较大的事件当属英国的脱欧公投。英国脱欧消息确认后,反应最快的是汇率市场:英镑对美元盘中暴跌10%,触及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全球股票市场也出现全面下跌,日本股市盘中大跌超8%,日经指数期货更是触发熔断机制,导致股票期货交易暂停10分钟;欧洲股市同样暴跌,开盘没多久,德国股市就暴跌近10%,英国暴跌9%,法国股市暴跌11%,西班牙股市盘中跌幅更高达17%;希腊股市盘中也重挫12.7%。A股亦在6月24日下午开盘后的前5分钟内下跌1.65%。

  脱欧对A股的影响,专业人士认为这一黑天鹅事件影响方式主要是短期快速释放,中长期影响较弱甚至不排除转为利好可能。星石投资表示,英国脱欧短期使得避险情绪升温,但是这种影响基本上被市场充分反映和预期。从当日盘面来看,虽然盘中A股市场受到了一定的扰动,但总体走势较为稳定符合市场规律。A股并没有完全向海外市场开放,相较于其他国家与外围市场相关性较弱,受外围事件影响有限。

  前海开源认为,英国脱欧导致欧盟有分崩离析的危险,可能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这种担忧会导致资金避险情绪上升,资金流入黄金、美元等资产。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影响比较间接,对A股中期走势影响也不大。短期来看,A股上周五已经在盘中完成探底,后市将维持震荡反弹。

  博时基金认为,英国脱欧对A股的短期影响有限,更多是情绪方面的传染,只要A股内部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则跌幅将相对有限。对于投资者来说,A股短期调整将是调仓与进入良机,部分超跌的行业与个股将有表现机会。

  消息面渐趋利多

  6月份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削减,与之相对应的利多因素开始增加。近期分析人士认定的有利A股向好的消息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近期表示:“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将承担新的重要历史使命,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资本市场将更加注重法制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 深港通推出渐行渐近。6月17日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表示,目前两地证券监管部门、深交所和港交所在推进深港通各项准备工作,待相关监管规则和技术准备就绪后将择机开通。此前一天,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陈家强表示,只要有了监管层最后决定,深港通就会推出。业界也多认为,7月1日是值得关注的宣布时间窗,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宣布开启的时机,具有多重意义。

  3. 市场的积极群体,开始慢慢增多。例如上周表现最热的物联网板块,契机是NB-I.T(窄带蜂窝物联网)获得了3GPP RAN全会批准,正式宣告了将开始进入商业化运营。这是未来创新发展的一个正确方向,市场已经开始正面反馈,隐约暗示更多的观望资金,可能正在逐步加入到多头的行列中来。

  4.市场做空量能转弱。上周五午盘的急跌后A股迅速企稳回升,虽然最后跌幅依然不少,但V型走势仍能证明当前市场做空力量不强,市场上出现非理性下跌抛售的可能性不大。

  综合来看,上周五A股的下行主要是受到英国脱欧公投突发利空的影响,但由于中国股市的相对独立性,英国脱欧事件对A股的利空级别不大,短期即可消化,因此投资者不用过分担心连续暴跌的发生。在市场消化了突发利空之后,A股或会走出修复性行情,重新回到震荡向上的轨道中。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