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6日11:25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题:让房产中介的炒作彻底“下架”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魏圣曜

  北京市西城区一个房产中介近日在网上挂出售价150万元的“学区房”。经调查发现,此“房”非可居住的房屋,只不过是一条面积10平方米左右的过道。此事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此后,有关部门要求该地产中介下架房源信息。

  “学区房”屡创新高,原因种种。首当其冲,当属教育资源不均衡,公众为孩子能上名校不惜血本。这其中,一些地方的房地产经纪机构推波助澜的炒作也是其幕后推手。因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房地产中介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从动辄数百万元的破旧平房,到今年三月北京西城区单价46万元一平方米的小单间,学区房屡屡以“天价”信息挑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次的“学区过道”,更炒作到荒谬的地步。

  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属业主共有。对于“天价过道”,房地产经纪机构将其挂牌出售已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涉嫌违反相关法规。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规定,明确禁止房地产经纪机构在经营中参与过道等无居住功能的经纪业务。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学区房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独特细分,因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关联,出现一定的价格溢出不难理解。然而,中介机构近年来屡屡借助“学区房”“学区过道”大做文章,利用家长“望子成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迫切心态,发布虚假房源或房价信息,以获得更大经济利益。这些炒作人为制造恐慌,对房地产市场正常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频繁出现的房产中介恶意炒作行为,各地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发布虚假以及违规信息的行为严惩不贷。这样才能让炒作行为和荒谬价格彻底“下架”。

责任编辑:陈楚潺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