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5日23:04 经济观察报

  航天企业做的事情必须体现高科技

  王雅洁

  作为航天科工集团最新战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航天科技智慧城项目引发无数关注和猜想。

  面对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情势,曾经历过事业单位改制的航天七院,未来该如何探求自己的转型升级之道?这一次的对外投资项目,将给航天七院带来哪些挑战?该项目的落地,前后又经历过多少利益磨合?

  带着上述问题,6月22日,经济观察报记者独家专访航天七院董事长、党委书记于喜国。

  “一定要走军民融合的路子”

  经济观察报:航天七院为什么会选择宁波象保合作区?面对目前国资国企改革的大环境,航天七院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寻找新的转型升级道路吗?

  于喜国:七院现在的名称是中国航天建设集团,第二个名字是中国航天科工七院,实际上这是军工代号。

  后来在1995年前后,我们事业单位转成企业,后来形成综合产业链,我们也有房地产、施工总承包等。但是我们的本不能忘,首先还是为军工科研生产服务。

  经济观察报: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发展思路是什么?

  于喜国:随着时间的发展,军工的这些投入也不够,对于企业发展一定要走军民融合的路子。

  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特别提出来要军民融合。这样的要求是对军工企业的要求,航天科工已经走在了前面,作为一个高科技装备制造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发展的重任。

  经济观察报:如何转型升级?

  于喜国:,以前较为粗放,而且资源有限,环境承载能力也有限。现阶段,企业如果延续惯性思维,发展便不可持续,所以企业要转型升级。

  对七院来说,我们这个企业很有意思,一方面是航天企业,另一方面主要又跟建筑行业做的事情相仿,由于我们是航天企业,做的事情必须体现航天高科技特色。

  经济观察报:什么是航天高科技特色?

  于喜国:考虑怎么把原来为军品做的事情,资源和能力用在军民融合上。从2013年开始,我们就在提转型升级,那时就明确了“立足航天,服务社会,创新驱动,合作共赢”的思路。

  我有一个体会,过去的项目,除去一些特定的军工项目,其他项目中我们都是乙方,人家招标,我们去投标。这种模式对我们来讲,路越走越窄。

  从数据上来看,建筑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百分之大概在10%-20%,后来出口疲软,投资也下滑,蛋糕越来越小,去年增量在不到百分之三,我们该怎么办?所以,经营方针也需要调整。

  经济观察报:现在是什么样的经营思路?做了哪些调整?

  于喜国:首先确保核心,包括勘察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等。这一块的核心能力要求对于保军和军民融合非常关键。七院从航天、航空,到电子信息技术,这一块的咨询做的还是不错,别看我们是航天,航空等其他领域我们也有很多市场。七院也参与了国家的信息化系统和互联安全管理系统的规划咨询设计,运用了很多信息化技术新兴技术。从这方面看,我们在发改委里头很有名气,做了很多咨询业务。所以这一块核心业务是未来重点要保,且一定要做好的。

  当然,建筑施工和房地产也会涉及一些,但根据政策要求,我们只做自由土地的开发,比如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未来,我们要大力培育国际工程业务、节能环保业务、现代农业业务和智慧管廊业务。

  地方将重点考量税收最大化

  经济观察报:在上述大背景下,航天七院和宁波市政府,象山县,以及宁波象保合作区最终如何达成一致的?

  于喜国:有了军民融合的大体思路,我们就在想如何把航天元素融进来,和地方政府发展思路契合在一起。象保区这个地方很好,好似一张白纸。

  过去这个地方由于交通不便,没有发展起来,但是现在要申报一平方公里的保税区,这叫核心区。这里的地方定位是高端装备制造和信息化融合,比如把航天高科技技术引进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包括科工集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还有现在云网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势。

  探讨过程还是挺长的,从开始谈这件事,到公司成立,700多天,两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断的磨合。后来感觉到他们的思路和我们的想法越来越契合。

  经济观察报:磨合过程中各自的利益诉求体现在?

  于喜国:保税区的思路是,力求让税收最大化。所谓税收最大化,就是给予企业各种政策支持,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才能贡献更多税收。

  对于我们来说,这次授权的平台公司,是一个重要的创新,通过平台公司,可以完成融资投资需求,未来我们考虑还要成立若干个PPP项目公司,也就是SPV公司。

  经济观察报:以后还是七院来投资吗?

  于喜国:七院也可能投资,还有双方都可能投资平台公司。但是工程总承包是七院来做,我们受托做项目策划,总承包,保证工程质量,政府再按照PPP模式,回购或给补贴,最终达到共赢。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这次科技城项目,要通过新成立一家平台公司来运作?

  于喜国:之所以新设航天科技城建设有限公司,原因之一在于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政府城投公司不允许再融资,这是国家去年定下来的。所以通过平台公司的介入,我们以社会资本的形式进入,作为市场的主体,便可以融资了。其实现在国家大力推行PPP,但上面很热,落地的项目还不是特别多,原因是缺乏配套政策,来详细界定政府的行为、企业的角色等。

  经济观察报:双方在产业磨合上呢?

  于喜国:一开始面临的的确是产业磨合。也就是七院到这来到底能做什么,能带动七院的什么业务,能带动集团航天科工民用产业的什么业务。

  为了解答上述疑问,前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产业发展论证,最早我们项目是没有纳入科工集团规划里面的。

  这当中其实是两条线,第一条线是产业发展能否把科工优势发挥出来,能不能契合。第二条线磨合的是成立平台公司,比如公司商业模式是什么,不能说成立后公司亏损。这两个最后都弄清楚了,整个运行方式才能搞清楚。集团批复这件事情,就是按这两条线批复下来的。

  经济观察报:对于平台公司来讲,投资已经到位了多少?

  于喜国:对于平台公司,最终投资10亿元,七院投资6亿元,对方投资4亿元,随着SPV项目的进展,投资还会陆续到位,也就是通过10亿元,通过金融创新,撬动一百多个亿的项目。

  对于七院来讲,我们过去没有这样的公司,这个公司的成立,意味着我们这次不再做单纯的乙方。

  资产不可沉淀 未来将证券化

  经济观察报:预估未来年产值?

  于喜国:产业园区未来的年产值预估大概千亿级别,对于七院来说,未来整个收入在百亿级以上。我们将通过投资,最后还要资本化,如果资产沉淀下来就不好了,建设到一定程度,就要资产证券化,然后让钱滚动起来,毕竟规划建设的28平方公里的航天智慧科技城很大。

  经济观察报:现在科技城项目的最新规划进展?

  于喜国:一开始的规划是天津大学去做的,随着双方交谈和碰撞,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这个规划也会随之不断调整,正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

  经济观察报:未来平台公司合适的成本敲定多少?

  于喜国:今年的目标董事会确定下来是人员到位,机构到位。两个项目到位,确保公司今年投资也要到位,分三年投10亿元,两家一共,今年应该到3亿元。这也是我们七院对外投资最大的一笔投资。

  经济观察报:这种操作模式可复制吗?

  于喜国:这个模式将来是要复制的,在国内一些区域,已经具备了操作这种模式的条件,比如中国企业正面临制造业产能过剩等问题,怎么办?可以选择走出去,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略,未来在有些国家也做些产业园区,把国内的生产过剩企业直接融入到当地,在当地生产、制造。

  而且,这次的项目对于七院意义很大,有示范性的意义,央企转型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宏观经济形势,不同企业有不同转型方法,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未来适合我们自己的转型升级道路。

  还有,未来我们将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产业进来,推动产城结合,比如引进航天养老产业。在这一点上,我们很有优势。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