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5日04:39 上海证券报

  上交所重点监管

  四类信披行为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邱江

  

  上交所在6月24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近期上市公司一线监管的新动向。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和监管的新要求,上交所继续运用“刨根问底”式监管问询手段,着重加大对四类行为的监管力度,主要体现为:加大对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履行的信披监管力度;持续关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向及使用情况;将行业研究报告对股价的影响纳入信披监管范围;严查上市公司股东隐瞒一致行动关系的违规行为。

  本周,并购重组的监管新政持续发酵,其中亦涉及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业绩承诺问题。上交所昨日指出,近期上市公司减免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情况时有发生,投资者反响比较强烈。例如,有公司通过“输血”标的资产或者盈余管理等方式增厚标的资产业绩,变相减少或者规避业绩补偿承诺;还有公司拟直接召开股东大会,减免相关方原有的补偿义务。对于上述现象,上交所密切关注、快速反应,将承诺变更程序的合规性、变更承诺的合理性以及前后信息披露的一致性作为监管问询的重点,要求相关方作出充分解释。

  此前,证监会已于上周出台相关监管问答,明确业绩承诺不得随意变更。上交所将严格落实这一监管要求,督促相关方认真履行承诺义务。

  在关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向及使用情况方面,上交所指出,实践中,部分公司募投项目选取的随意性较大,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投资者比较关注。例如有公司将募集资金投向不具备实施基础的新产品、新业务,迎合热点题材;还有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原拟投资主业的资金转投此前并未涉足的类金融领域。对于这些情况,上交所采取综合监管手段,将信息披露问询与股价交易核查相结合,督促上市公司补充披露资金投向和变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加大风险揭示力度,防范可能出现的利用热点项目投机炒作情况。在多次问询下,一些公司取消或变更了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募投项目。

  同时,上交所将行业研究报告对股价的影响纳入信息披露监管范围。上交所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存在缺乏客观依据、结论主观草率、内容捕风捉影甚至制造“噱头”等问题,容易误导中小投资者。近日,有券商研究报告对某公司电子化学品相关业务作出积极评价,并推荐买入,公司股价随之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经信息披露监管比对核查发现,电子化学品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较小,相关研报设定的多项假设前提存在疑问。就此,上交所已第一时间要求公司发布公告,澄清实际情况;同时,对其中是否存在二级市场违规交易行为,启动了交易核查。

  另外,上交所还严查上市公司股东隐瞒一致行动关系的违规行为。近期监管发现,有投资者在增持公司股份过程中,涉嫌隐瞒一致行动关系,规避信息披露义务。上交所近日发现某公司部分股东在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时,对选举董事的表决高度一致。通过进一步核查,上交所发现,上述股东在工商登记信息、开户营业部、交易IP地址等多个方面存在关联性,其一致行动关系的嫌疑较大。就此,上交所多次发出监管函件,及时要求公司及相关方认真自查,并同步开展对公司股票的交易核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上交所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