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5日01:36 证券时报

  朱凯

  昨日,学者华生在媒体上发表6000余字的文章称,作为不领一分钱薪水的万科独立董事,在当前万科董事会投票立场上,自己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他还说,5年多前选择接受该独董职位,完全是受到推荐人张云东“万科非常珍惜企业形象,很爱惜自己的羽毛”这句话所触动。

  张云东是当时的深圳证监局局长,2012年6月退休。任期内以“敢于直言”和“铁腕监管”著称,2009年突击查处深圳辖区多家基金公司“老鼠仓”违法行为,一度引发业界震动。由于监管过于严苛,张云东在任期内得罪了不少人,据说这也是他选择“裸退”的原因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够得到张云东如此高的评价,万科在深圳乃至全国资本市场的地位绝非一般。在5年多前的张云东以及华生看来,万科就是一家“中国证券市场上治理结构非常优秀、也非常独特的企业”。

  万科,恰是华生唯一担任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张云东向万科推荐华生,还是华生最终选择万科,其实都表明一个核心事实,那就是万科这家1991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老牌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楷模效应。

  但在2016年6月23日晚间,万科的主要股东宝能系与华润方面先后发声,一致表明反对万科此前有关与深圳地铁的重组预案。在上述两方的声明中都提到一点,那就是“高度关注万科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

  实际上,围绕近期的万科股权之争,从宝能系、华润到管理层,从王石、张利平到华生,发生在万科身上的每一个热点,都能吸引市场的浓厚兴趣。这其中,有利益相关者,比如说包括大股东在内的大小不等千万股东股民;有寻伺机会者,比如各类资源合作方或资本投机者;更有大量对万科品牌充满感情的普通用户或住户。而仅从华生昨日如此大张旗鼓表明态度的长文中就不难发现,他对万科尤其是万科的公司治理已开始感到失望。

  “……这个公司管理得非常规范,股权结构比较好,而且是中国上市公司中一家很特殊的,符合现代管理架构的上市公司,希望我支持。”谈起张云东的劝诱,华生回忆道。

  而如今,华生表达了近期几件事发生之后对万科看法的转变——“但是今年以来这个情况,让我非常奇怪,应该说也比较失望……我对管理层一些做法是有公开批评的。”

  5年多以前,张云东眼中的万科绝对是值得他为其“背书”的。为了力劝华生担任万科独董,张云东表示,万科这个企业在深圳局辖区内,他本人很了解。张云东认为万科非常珍惜企业形象,很爱惜自己的羽毛。

  维持一家企业的形象,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用以“求偶”的美丽羽毛一样,需要企业的管理层、董事层、员工层面合力加倍去珍惜。如果没有五彩斑斓的羽毛,雄性孔雀或难赢得异性青睐,其自身的优质基因就无法繁衍传续。

  不单单是万科,华生其实才是最爱惜自己羽毛的人。他一直拒绝当独董,后来在监管系统中以敢于直言著称的张云东局长对万科公司治理水平“打包票”的情况下,他才“勉强出任”。但华生留了一手,宣称只担任独董职务但不拿任何薪酬。而即便是这样,最终他还是遭遇了这个局面,不得不公开发声。在媒体公开发声,实际上也是华生撇清他自己的责任,同时对公司的治理表达了失望。

  被张云东一番话触动心灵最软处的华生,当年曾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如果爱惜自己的羽毛,不同之处就是会有做人做事的底线。”那么今天他打算用上下两篇长文去公开批评或揭露的这家公司,是不是可以说“羽毛正在褪色”?

  一度因严厉监管而可能遭到业内“不待见”的张云东局长,能够对万科给予高度认可,应该表明了万科的公司治理代表了当时的较高水平。不过,梳理自2015年7月前海人寿举牌万科以来的事件进展却不难发现,无论是去年12月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以个人身份宣称“不欢迎宝能入驻”,还是如华生所称“华润的做法令广大投资者疑虑重重”也罢,在这场已持续近1年的股权之争“聚光灯”下,万科的羽毛已在快速褪去色彩。

  实际上,就算没有张云东的高度评价,迄今在大众心中万科仍是一家十分优秀的企业。只是当大事临头时,万科公司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信息,被抽丝剥茧或自觉披露或被人揭露出来。万科的“羽毛”若褪去,更多隐藏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问题,也会逐步显现并受到市场更大的关注。换一句话说,万科尚且如此,其他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的A股上市公司,应该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境外消费太多会导致经济下滑

如果服务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甚至是巨额的逆差,则表明中国相当大的服务,包括连带的购物等,没有在中国内部消费,而是在国外得以实现。国内向国外漏出的消费需求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强的一个下拽力量。

中国经济腾飞要学学三位老司机

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应该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所必修的三门功课。

我国过去辉煌的基础正在被掏空

站在最高的第五层思维,才能看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所在——我们正在丧失过去几十年赖以成功的基矗与它比起来,经济增长减速、债务高企、银行坏账等这些人们日常谈论的风险只是癣疥之疾。

退欧是市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当前市场的矛盾深刻,随时都可能激化。民粹主义的抬头,无论是英国的退欧还是美国的特朗普,都反映的是在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濒临失效、资本回报下降的全球经济里,不同利益群体对资源争夺的表面化,以及底层人民对自身的政治诉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