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6日03:08 上海证券报

  时点效应刺激固收类产品收益小幅回升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于勇

  

  目前市场的流动性虽然较为充裕,但在年中时点即将来临之际,受到特殊时间段资金面偏紧以及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等因素影响,部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近期出现小幅回升。分析人士称,相对5月而言,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和集合类信托产品收益或暂停下行模式,时点效应有望出现。

  伴随着夏日的来临,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也与气温一起上升。以上海地区为例,根据银率网的统计,6月4日至6月10日这周,上海地区发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数量为49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7%,较之前一周上升了0.03个百分点。

  从集合信托类产品观察,收益率水平也在近期维持回升状态。用益信托的统计显示,6月第二周成立的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40%,较前周增加0.33个百分点,平均收益率小幅回升,处于7%之上。

  而另一类备受关注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水平,在进入6月以来也呈现上升状态。以余额宝为例,截至记者发稿,其7日年化收益率已从月初的2.4360%升至2.4780%。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出现的这一变化,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既是源于此前的节日效应,也与年中时点因素相关。银率网分析师认为,今年以来货币宽松的整体状态虽然仍持续,但与以前的“大水漫灌”已然不同,货币政策已经转向“滴灌模式”,因此其预期商业银行年中的稳定存款与揽储情况或较去年激烈。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理财产品等来实现资金体内循环的动力会加大,理财产品收益率在6月存在小幅走高的可能性。

  事实上,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情况与资金面的松紧程度息息相关。有市场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每年6月由于恰逢月末、季末和年中三个时点,往往是市场流动性相对紧张的时点,因此银行的资金备付压力也相对较大。

  从央行近期的操作也可以看出,当前资金面整体仍处于偏紧的态势。端午小长假之前,央行开展了208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提前稳定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而本周二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50亿元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显示央行维稳资金面的力度加大。

  某国有商业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从年前的“跌跌不休”正渐渐演变成当前的跌幅收窄、甚至小幅回暖的状态中,未来一段时期,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水平或仍因为市场整体的流动性趋松而在低位徘徊,但是继续不断下行的可能不大。

  至于当前时点投资者可关注的产品,银率网分析师建议关注两大类:一类是年中发行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适合短期闲置资金投资;另一类是开放式理财产品,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发行的开放式非净值类产品,预期收益率较高,尤其是收益率按投资周期分档的产品(这类产品集中在全国性的大型商业银行),其流动性强、收益高,不但适合短期闲置资金投资,也适合中长期投资。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美经济关系未来或局部恶化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好应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局部恶化。如果希拉里当选,安全问题会在中美关系中变得更加突出;如果特朗普当选,贸易问题很可能会成为矛盾焦点。

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是陷阱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

经济问题不要用政治手段处理

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地方政府的一个动作变形,跟过来就变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的事情,就不再是微观经济层面能简单调整的一个问题,涉及的是带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情。

庄家不死,熊市不止

看熊市是否终结,就看股市里的那些超级大庄家是否死掉了。从历史看,超级大庄家的死掉,才能出清股市中的乌烟瘴气,再配合改革的驱动,牛市才能重启,否则大庄家参与的牛市只能是伪高潮,分分钟就能搅得市场狼狈不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