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6日01:06 证券日报

  保险合同纠纷投诉连续四年占投诉总量七成以上

  财、寿险投诉排名前10位公司占投诉量八成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昨日,保监会下发的《2016年5月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显示,2016年5月,中国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接收的保险消费者反映的有效投诉中,涉及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2281件,占比92.01%,占各类投诉事项九成以上。

  《证券日报》记者逐一梳理了险企历年投诉情况发现,自有数据可查的2012年以来,在所有投诉事项中,保险公司合同纠纷投诉均占所有投诉事项7成以上,并呈逐年升高趋势。合同纠纷投诉成为各类保险投诉的“罪魁祸首”和一大顽疾。

  合同纠纷投诉上升至92%

  保监会公布的投诉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5,再到2016年5月份,涉及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占比分别为75.31%、75.46%、80.37%、86.94%、92.01%。不难看出,合同纠纷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

  事实上,与合同纠纷投诉对应的是销售误导。《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1月份以来,保监会发布了6条涉及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在今年3月份,保监会通报了2015年中国保监会“亮剑行动”中查处的5起销售误导典型案例。保监会相关负责人称,将持续开展“亮剑行动”,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定期公布典型案例。

  在最近的一次风险提示中,保监会表示,个别销售人员在介绍理财型产品时刻意回避产品风险,模糊产品性质,夸大产品收益,诱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给金融消费者造成了不便甚至是损失,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损害了保险机构的声誉。

  尤其是银保渠道的销售误导更为严重。保监会此前提到,个别银行保险渠道产品销售人员利用模糊表述的方法,向缺乏相关知识的金融消费者介绍一种与定期存款一样的“定期产品”,并称其利息高且保本无风险,实则诱导金融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

  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也多次提醒金融消费者,为避免合同纠纷,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注意防范风险,做好“三要”:一要提高警惕,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二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或者保障需求;三要认真阅读合同,仔细研读保险合同条款,尤其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做到心中有数。

  排名前10位公司占投诉量八成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险企投诉数据发现,无论是财险公司还是寿险公司,投诉量均集中在投诉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以2016年5月份投诉数据为例,投诉量居前10位的财产险公司投诉量总和占财产险公司投诉总量的81.05%,投诉量居前10位的人身险公司投诉量总和占人身险公司投诉总量的85.97%。

  从5月份投诉的具体情况来看。人身险方面,消费者投诉共有1229件。其中,合同纠纷类投诉主要反映电销环节对条款讲解不清、未尽说明义务、电销扰民等。理赔纠纷主要涉及健康险、意外险保险责任争议、索赔材料繁琐、赔付时效慢等。保全纠纷主要涉及退保条件、退保金额和退保时效争议等。

  财产险方面,5月份消费者投诉共有1250件。主要反映保险公司定损金额低于维修费用;消费者对保险公司拒赔、免赔等理赔处理意见不服;提交理赔材料后得不到及时处理等。销售纠纷80件,主要反映因出险次数、结案日期对续期保费产生影响引发的纠纷;销售承诺的免费洗车、补漆、划痕修复等服务项目与实际不符等。保全纠纷79件,主要反映消费者因车辆过户、未经本人同意投保等原因要求退保,与保险公司在退保条件、金额方面发生争议。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中美经济关系未来或局部恶化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好应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局部恶化。如果希拉里当选,安全问题会在中美关系中变得更加突出;如果特朗普当选,贸易问题很可能会成为矛盾焦点。

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是陷阱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

经济问题不要用政治手段处理

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地方政府的一个动作变形,跟过来就变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的事情,就不再是微观经济层面能简单调整的一个问题,涉及的是带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情。

庄家不死,熊市不止

看熊市是否终结,就看股市里的那些超级大庄家是否死掉了。从历史看,超级大庄家的死掉,才能出清股市中的乌烟瘴气,再配合改革的驱动,牛市才能重启,否则大庄家参与的牛市只能是伪高潮,分分钟就能搅得市场狼狈不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