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5日19:40 一财网

  2016年4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在5月27日发行了两单不良资产证券化,标志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重启。

  所谓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就是银行把不良资产打包,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现金。

  伴随着我国经济下行,银行不良率攀升,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和途径存在局限。不良资产证券化被寄予希望,然而如业内专家所言,在未来经济走势“L”型的前提下,本轮的不良资产处置与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会有很大不同。从发行端、投资端的政策选择,到法律和会计以及风险识别定价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摆在各市场主体面前待解的命题。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整体的余额已经达到了1.4万亿元,不良率升至1.75%。并且,潜在的关注类贷款的余额是3.2万亿元,占比达到4.01%。

  “商业银行抵御不良资产冲击有三道防线,第一个是拨备,第二个是利润,最后一个防线是资本金,现在到目前为止,有一些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对其利润已经构成了侵蚀。”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徐承远在近日举行的“东方金诚不良资产证券化研讨会”上表示。

  回顾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历史,要追溯至2005年到2008年,那时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经历了改制、不良资产剥离之后,银行业整个不良资产规模和不良率在2008年以后实现了连续几年的“双降”,商业银行也享受了几年好时光。

  2005年开始,商业银行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并发行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共有4单,规模总计100多亿元。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参照证券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化。”徐承远表示。

  但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层在2008年叫停了不良资产证券化。

  2011年开始,随着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压力重新反弹,最近两年,不良资产余额持续飙升。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和途径存在局限。他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银行体系目前关注类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还在扩大,短期内还未见顶,尽快处置和化解不良资产是大多数银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成为众望所归。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总经理宗良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具有四方面具体的特点:第一,拓宽了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手段和融资方式,盘活了存量。第二,强调了市场化的处置,打通了信贷资产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融资结构从直接融资为主导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融合转型。第三,发现不良资产价格,从而有利于发现银行的价格。第四,可以实现金融机构专业化的管理。

  今年初,国务院批准6家商业银行500亿元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额度。5月,中国银行发行的“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3.01亿元。同时,招商银行发行了“和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2.33亿元。

  专家建言不良资产证券化

  温彬表示,要从供给侧构建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新生态。在未来经济走势“L”型的前提下,本轮的不良资产处置与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会有很大不同,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规模大,二是难度大,三是范围广,四是周期长。

  因此,他认为,需要对不良资产处置进行顶层设计,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跨市场、跨地域和跨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新生态,包括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私募股权、互联网等模式,从而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市场化水平。

  温彬提出三个建议:一是监管部门加强协调,制定不良资产处置的顶层设计;二是从供给侧增加供给,试点成立1~2家民营企业主导的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扩大民间资本投资;三是建设不良资产转让的市场,提高证券化资产的流动性。

  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目前也面临多个难点。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高度依赖于对不良资产的重组打包,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是国内相关法律的健全完善。在他看来,中国很多债务的评级不准确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法律的界定和依据,要让评级准确,需要市场风险充分暴露,同时法律上对融资SPV(特殊目的实体)的设计有充分界定。

  宗良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难在尽职调查、资金池的现金流难以预测,以及可能面临法律和会计方面的风险。

  他认为,针对不良资产市场的不对称性,应当首先慎重评估贷款资产的回收状态,确保入市资产能够产生相应的资金流。此外,还要采取信用增级、严格信息披露,扩大投资者队伍和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

  徐承远指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评级思路。他表示,对于基础资产,不良资产的评估重点是评估贷款的回收金额和回收时间,包括对基础资产的质量分析,以及结合交易结构方面对基础的估值进行现金流和压力测试。然后需要分析交易结构的风险和参与机构的能力,以此初步确定级别,再由评审会给予最终的级别认定。

责任编辑:秦婷 SF165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中美经济关系未来或局部恶化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好应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局部恶化。如果希拉里当选,安全问题会在中美关系中变得更加突出;如果特朗普当选,贸易问题很可能会成为矛盾焦点。

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是陷阱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

经济问题不要用政治手段处理

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地方政府的一个动作变形,跟过来就变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的事情,就不再是微观经济层面能简单调整的一个问题,涉及的是带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情。

庄家不死,熊市不止

看熊市是否终结,就看股市里的那些超级大庄家是否死掉了。从历史看,超级大庄家的死掉,才能出清股市中的乌烟瘴气,再配合改革的驱动,牛市才能重启,否则大庄家参与的牛市只能是伪高潮,分分钟就能搅得市场狼狈不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