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5日07:3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虽然2015年是冰与火的洗礼,但因公募基金仍整体获得较好收益,使得2016年以来基金分红仍相当可观。数据显示,2016年还未过半已分红超800亿元,创出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去年全年分红金额仅750亿元左右。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今年以来基金共分红555次,合计分红金额超过800亿元,达到818.61亿元。而2015年同期分红656次,累计金额达到471.46亿元,显然今年分红金额明显超过去年。在2011~2014年间,各年同期分红次数分别为248次、122次、297次和287次,分红金额分别为313.68亿元、70.99亿元、114.5亿元和158.67亿元;2010年分红力度也较为强劲,当年同期分红235次,分红金额达到634.49亿元。

  但在上一轮大牛市基金分红力度仍大于今年水平。数据显示,2007年同期分红271次,分红金额高达878.86亿元,2008年分红额度也较高,同期分红103次就分红了793.5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基金分红,权益类基金的分红力度尤其突出。数据显示,今年共有245次权益类基金分红,合计分红金额达到702.24亿元,占全部分红总额的86%。在去年去得较好收益并及时兑现盈利降低风险,是今年权益类基金大举分红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基金频频出现大比例分红,共有191次分红是每10份基金份额派1元或以上,这些基金绝大多数是主动型偏股基金。其中汇添富优势、光大红利每10份分别派15元和12.5元,单次分红比例较高;博时主题和广发小盘的分红比例也较大,每10份基金分红金额分别达到10.46元和10.28元。此外,上投优势、大摩资源、银河行业、南方绩优、兴全有机增长等基金的分红比例也较高,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都在8元以上。

  梳理今年分红比例较高的基金可以发现,它们多数过往业绩优异,积累了较为可观的可分配收益。此外,多数大比例分红的基金都在今年1月份,和这些基金在市场震荡之际通过分红降低风险,兑现收益思路有关。和多数基金一次性大比例分红不同,一些基金采取了多次小额分红的做法。

  业内人士表示,因去年权益类基金平均获得较好收益,不少按照合同约定在今年一季度进行年度分红,因此今年一季度将成为历史分红的最高潮。基金分红在震荡行情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投资者及时锁定投资收益,同时也有一些基金经理选择在震荡行情中分红以变相降低仓位。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中美经济关系未来或局部恶化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好应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局部恶化。如果希拉里当选,安全问题会在中美关系中变得更加突出;如果特朗普当选,贸易问题很可能会成为矛盾焦点。

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是陷阱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

经济问题不要用政治手段处理

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地方政府的一个动作变形,跟过来就变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的事情,就不再是微观经济层面能简单调整的一个问题,涉及的是带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情。

庄家不死,熊市不止

看熊市是否终结,就看股市里的那些超级大庄家是否死掉了。从历史看,超级大庄家的死掉,才能出清股市中的乌烟瘴气,再配合改革的驱动,牛市才能重启,否则大庄家参与的牛市只能是伪高潮,分分钟就能搅得市场狼狈不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