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5日01:02 每日经济新闻

  二产用电量连续3个月正增长 工业下行压力有所缓解 

  ◎每经记者 王辛夷

  昨日(6月14日),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介绍,5月单月,全社会用电量47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增速同比回升了0.5个百分点,也比4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

  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1.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0.4%,增速同比回升1.1个百分点,是连续3个月环比正增长。2015年全年,二产用电量出现了四十多年来首次负增长。

  尽管二产用电量有回升之势,但其在用电结构中的地位正快速下降。今年前5个月,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合计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度达到85.1%,远高于二产的9.6%。

  发电方面,5月份全国水电、风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9.3%,而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6.4%。从设备利用小时数据来看,水电和火电更是上演了“冰与火之歌”,一个创下10年最高水平,一个则降至10年最低。

  李朴民认为,通过上述发电、用电数据的变化,可以感受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效果继续显现。

  制造业用电量中速增长

  用电量被看做是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用电量的波动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经济的活跃程度。

  2010年和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以及工业用电量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当时的GDP增速也在10%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明显放慢了脚步。过去3年,该数据从2013年的7.5%降至了2015年的2.5%,后者是多年来的最低值。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用电大户,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出现急刹车,三年之间从7%下降至-1.4%,2015年是过去四十余年中,该数据首次出现负增长。

  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工业增加值也有所回升,工业用电量也从去年全年的负值,转为正增长0.2%。之后,4月份增速与一季度持平,5月份则实现了0.4%的增长。

  如果扣除冶金、有色、建材三个行业,今年前5个月,二产中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4.2%,处在中速增长水平。

  这一数据也佐证了制造业增加值的回暖,5月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比上个月回升了0.3个百分点,同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

  “这说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逐渐产生效果,工业下行压力有所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向深入推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此前表示。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近日在介绍5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就将制造业增加值和工业用电量数据作为工业生产中的“积极变化”。

  火电发电量同比降6.4%

  5月份,除了第二产业用电量在1%以下,第一、第三产业以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都在8%甚至9%以上,增速回升也高于第二产业。

  增长速度的变化带来了结构的明显改变,今年前5个月,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合计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度达到85.1%,远高于二产的9.6%。

  三产用电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增长14.3%,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增长7.6%,金融、房地产、商务及居民服务业用电增长10.0%。

  不过,国家统计局在本周一发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并不乐观。在经历了3月份的高歌猛进和4月份的平稳过度后,5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回撤,工业增加值与4月持平。

  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钟正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占全社会用电量七成的高耗能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不足三成,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高耗能行业用电量下降,对用电量整体影响明显。

  与此同时,发电结构也发生了变化。5月份全国水电、风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9.3%,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6.4%。

  前5个月,全国水电、风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6.7%和14.5%,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6%,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000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碳近1亿吨。

  而在火电迈入“冰河期”的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却迎来了“温暖期”。今年前5个月,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提高153小时,为近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降低178小时,为近10年来同期最低水平。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美经济关系未来或局部恶化

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好应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局部恶化。如果希拉里当选,安全问题会在中美关系中变得更加突出;如果特朗普当选,贸易问题很可能会成为矛盾焦点。

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是陷阱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

经济问题不要用政治手段处理

地方政府收入一落千丈,日子过不下去,就开始出现动作变形。地方政府的一个动作变形,跟过来就变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的事情,就不再是微观经济层面能简单调整的一个问题,涉及的是带有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的事情。

庄家不死,熊市不止

看熊市是否终结,就看股市里的那些超级大庄家是否死掉了。从历史看,超级大庄家的死掉,才能出清股市中的乌烟瘴气,再配合改革的驱动,牛市才能重启,否则大庄家参与的牛市只能是伪高潮,分分钟就能搅得市场狼狈不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