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4日06:54 第一财经日报

  数据背后 民间投资徘徊

  发达地区民资大量涌入房地产,高技术领域仍能吸引资本

  林小昭 王玉凤

  中国5月份工业、消费、楼市等主要经济数据13日出炉。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638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连续多月持续下滑。

  不过,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补短板”部门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1~5月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8.6%,信息传输业增长速度是29%,远高于全部投资增速;而高耗能投资,尤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速是大幅回落的,如煤炭和洗选业的投资1~5月份同比下降32.9%,降幅扩大6.1个百分点。

  东部暖西部、东北冷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民间投资增速之所以回落,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滑,尤其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增速下滑也与某些行业放开的力度不够大有关系。盛来运说,国务院为了促进民间投资派出了9个督导组,还专门开过发布会,谈到调研当中发现的问题,有一部分领域对民间资本在准入上放开得不够,还存在不少“弹簧门”、“玻璃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民间资本的进入。

  “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形势问题。”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民营企业投资用的都是自己的钱,必须考虑项目的利润和回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投资就要谨慎得多。“最近我身边就有设计行业的老板说,好多行业都受到不景气的影响,原来国外回来的一些高级人才很抢手,现在都不好找工作了,因为项目少了很多了。”

  工业方面,分地区看,与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不高相比,中部地区的经济表现很耀眼。根据2015年中国各省份GDP排名,河南、湖北和湖南等中部省份跻身前10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5月份,大部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中部地区增长幅度最大,为7.1%,东北地区增长幅度最小,为0.2%。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为6.7%和6.3%。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由于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区位优势也明显,中部地区正在崛起。工业和服务业的占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他说:“在不少东部地区,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大于工业,但在中部,工业比重仍是最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总体投资增速分别比东部高了2.1和1.7个百分点,但东部民间投资增速则为四大区域最高,分别比中部高出2.3个百分点,比西部高出6个百分点,比东北更是高出37.3个百分点。更为关键的是,在东部民间投资增速略有上升的同时,其他三个区域的民间投资增速则明显下滑。

  东部的民间投资增速更高,与东部市场化程度更高、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更早有关。此前在5月,浙江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卓勇良撰文认为,中西部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国有资本推动,而东部则更多依靠的是民间力量。

  房地产挑大梁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民间投资增速过于乐观。这是因为,东部民间投资增速之所以较快,与今年以来楼市火热有关。尤其是,目前楼市火热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一二线城市,大量的资金流向了房产投资领域。

  以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为例,1~4月,广东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开发投资2473.32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高出5个百分点。而近年来,广东民间投资近半集中在房地产。北京的情况相似,1~4月民间投资八成涌向了房地产。

  一方面是做实体经济利润日益微薄,另一方面是去年底以来,一线城市和南京、苏州、厦门、合肥等二线核心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这样的局面也促使更多民间资金流向了房地产领域。

  彭澎说,像东部,虽然民间投资表面看好像还挺活跃,但是投资的领域和动力发生很大变化,资金进一步“脱实就虚”,存在很大隐患,楼市的快速上涨,表面上支撑了经济发展,但房价的过快上涨反过来也可能削弱了其他方面的增长动力。比如房价过高,反过来增加了工商业运行的成本,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盛来运则表示,房地产投资目前比较谨慎,并没有出现特别过热的情况;关于房价的走势问题,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有所放缓,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有所扩大。

  高科技投资结构分化

  本报记者采访企业后发现,在传统产业应对订单量萎缩的困境、节省投资时,高新企业的表现也在两极分化。

  一方面,一些技术处在前沿的高新企业表现亮眼,它们或是凭借自身的积蓄,或是借助风投注入的资金,扩大产能的势头如火如荼;另一方面,部分技术不够尖端、没有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未如外界想象的那样风光。它们或是压缩产能,或是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研发等核心领域。

  深圳一家生产中高端医疗器械的企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月,他们即将到账1亿元的风投资金。该企业主要研发和生产无创超声治疗设备,行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与一般主要强调无刀口的无创超声治疗不同,他们的仪器深入到人体的内部,进行深层次的治疗,旨在治疗胰腺癌之类的癌症。

  扩大产能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该企业内部人士洪淼(化名)告诉本报记者:“资金到账后,我们就立马扩大工厂面积,还掉去年的欠账。”

  他所说的欠账是指去年签下的订单。2015年该企业开始量化生产后,到当年年底共售出30台设备,每台售价在500万元~800万元之间,销售出去的设备大多进入了国内的三甲医院。但是,到去年年底还有20多台设备没来得及生产。

  洪淼说:“我们大型设备的生产周期很长,从采购到组装,再到测试,一个周期至少要3个月。”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他们已经投资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他预计,今年产能能达到100台。

  彭澎告诉本报记者,在一些技术非常前沿的领域,企业主和风投的投资意愿都是很强的。不过,对于那些技术不是太尖端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投资意愿并不强烈。“在一些很新的技术领域,比如说无人机,投资还在加大。但是在风轮发电和LED等产业,产能已经过剩。”

  在制造业中,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区分标准日益模糊,这也导致统计高新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增长时出现难题。

  本报记者发现,也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所处的领域还比较空白,竞争力度较小,但是它们也未扩大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而是将有限的资金投向研发,抢占技术制高点。

  钟营(化名)是深圳一家研制无线高清传输设备的企业主,去年的销售额将近3000万元。虽然资金紧张,但他上半年仍然陆续投资了200万元,不过不是花在扩大厂房或是购买设备上,而是全部花在了研发上。他说:“去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就有几百万元,但是还不够,今年增加的金额是去年的三成。现在我们的最大挑战是,更新技术,让产品更完善,得到市场的认可。”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银行反映不良贷款不能打马虎眼

商业银行能否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操守”,更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博得社会广泛信任和获得源源不断社会资源。商业银行应要认真对待此事,把它纳入重要经营管理及风险管控目标,将不良贷款真实性全部展现给社会和全体股东,以消除各...

银行应摒弃庸俗短视的信贷文化

银行“收杀自有银行“收杀的苦衷。面对企业诚信的堕落,面对信用环境的恶化,银行“收杀的确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理直气壮“雨天收杀的理由,不是我们可以不分企业实际情况盲目抽贷、压贷的遁词。

中国开放型经济仍存坚实基础

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贸易、消费和投资规模,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最坚实的基矗要看到中国走出去的基储优势和机遇,要心中有数,而不能因经济下行而失去信心。

重出江湖的索罗斯在赌什么?

索罗斯买入黄金和抛售股票,可能只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全球风险降至,请着手应对。至于索罗斯在赌什么,我想,他很难离开自己的老本行,只有国家债务和货币市场酝酿出来的波动,才是难以阻止的,索罗斯赌的,可能依然是更多国家的命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