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0日05:2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业内深喉:未来市场仍在盐业公司手上

  本报记者 卢杉 上海报道

  争论多年的盐业体制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5月5日,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方案对食盐产业的生产、流通两大环节都作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导。一是被业内认为给生产食用盐企业放出松绑的信号。《方案》规定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取消食盐产销区域限制。二是不再核准新增食盐批发企业,鼓励食盐批发企业与定点生产企业兼并重组。

  “以后盐矿企业会有自己的品牌,价格可以自主决定,将来肯定要走向市场化竞争。”盐业反垄断律师邹佳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把产量、价格、销售地区放开,也倒逼了现有的盐务局不要只捧着手里的计划,也要走向市场。”

  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大家还在持观望态度,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一名销售人员认为,“这时候都在等地方法律法规和后续的配套文件的出台。如果不跟上,就像工业盐的1872号文件,中央放开,地方不执行,市场放开还只是想当然。”

  而对于生产企业直接进入市场后如何打开渠道,批发企业如何引入外部资本进行兼并重组,一切仍是未知数。

  生产企业的渠道困境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放开盐业生产企业的限制,最直接的感受可能会是“可以吃到不同地方产的盐,不同类型的盐。”邹佳莱表示,“由于盐矿直销,少了中转的流通环节,盐业价格也会下降。”

  一位在盐业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向记者说明了现有的食用盐价格加成。“比如江苏某盐矿出厂盐的价格为1100元/吨,而我们现在吃的盐价格是在4000元/吨以上的。”

  “比如市场上某低钠盐400g卖2.5元,500g的话超过4元,8元1000g就是8000元/吨。如果盐厂是以1100元/吨的价格卖出,你想想这中间流通环节能够赚多少钱?”

  除去从生产端到零售价的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包括盐业公司需要供养本身承担的监管职能,背后依然是被广为诟病的“暴利”。

  之前国内食盐生产和流通分离。每年国家发改委向各省市区盐务管理部门、盐业公司和中国盐业总公司下达年度食盐分配调拨指标计划和食盐干线运输计划,各食盐定点企业按照计划生产,各级盐业公司按计划收购、调运和销售。

  根据记者查询到的一份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下达2012年食盐分配调拨计划和干线运输计划的通知》,江苏省2012年食盐的需求量为48.65万吨,产量为86.35万吨,调出38.65万吨,调入0.95万吨。

  “以前江苏省内的食盐供给基本来自于井神盐化,比如常州市的市民是吃不到本地的金坛盐的。”

  据中盐金坛盐化责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一舟介绍,中盐金坛是中国盐业总公司控股的国有中央二级企业,年产液体、固体盐500多万吨,是亚洲单厂盐产量最大的企业。公司虽是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但因建厂历史短,一开始并没有国家食盐销售配额计划。

  “金坛盐此前有一小部分上海、浙江的盐业计划,去年大概是上海5万吨、浙江1万吨左右。但按照我们的生产能力,上海、浙江的食用盐我们都能供应。但主要还是出口海外。”上述金坛盐化公司的销售人员称,出口地区主要是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等。

  而在各家盐企积极看好产销一体化的背后,生产企业要面对市场进行直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次的改革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在进行的,并没有放开食用盐的专营,是不彻底的。”一位从事盐业销售多年的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放开了市场和价格,但与原先的格局没有太大变化。”

  “市场在哪里,市场在盐业公司手上。”由于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长期与销售脱节,要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寻找客户、直接面对消费者,难上加难。

  “一是没有渠道,除非靠大批的营销人员去商场进行促销,慢慢铺设,打通关节,但之前盐业公司的渠道架构基本完善,要突破很难。二是与批发商和分销商对接,但在政府不再增加许可的条件下,其实还是各地的盐业公司在把持流通渠道。”

  此次盐改方案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更多表现为品牌和渠道的竞争。现有的制盐企业当中,除了个别有可能自建销售渠道外,大部分的食盐生产企业可能会被具有批发渠道的盐业公司收购。

  盐业公司重组来临?

  目前国内食盐批发业务主要由中盐集团、地方盐业公司等国有企业垄断。而新的改革方案强调,加快国有盐业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鼓励食盐生产、批发企业兼并重组。

  在食盐生产企业进入流通环节、开始分享盐业公司的利润的情况下,盐业公司也会有所应对。

  据悉,目前国内99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分为两种,一是中盐直属或控股,大概占到80%左右;二是与中盐无关的,有上市公司、民营或地方国资。

  “政府现在不明朗地提收购兼并,只是允许其他资本进入产盐企业和专营企业。”邹佳莱表示,“至于能达到什么程度,估计最后还是国有控股定点生产企业。也有可能有其他行业资本进入,比如汽车行业可以进行配送和物流。”

  邹佳莱认为:“现在可能有两种形式。一是两碱企业的资本渗入产盐的盐矿,整合小型盐矿。中盐、地方政府和两碱企业都进行投资。二是有可能国外的进口盐到国内加工,也有可能进行投资。”

  而事实上,由于批发牌照不会对外部企业放开,意味着盐改后格局仍然是体制内盐企的 竞争,外部公司也难以分享改革红利。

  参照国外成熟食盐市场,未来我国可能会在体制内孕育出数个盐业寡头。有分析认为,以井神盐化为例,井神股份控股股东为江苏省盐业集团,而苏盐集团旗下资产众多,其中包括主要从事对外食盐销售业务的江苏省苏盐连锁公司和江苏省盐业集团南通公司。在鼓励产销一体等政策推动下,井神股份进入下游流通环节会对控股股东苏盐集团旗下盐业销售公司形成同业竞争,为避免此类事情发生,集团公司旗下盐业销售公司注入上市公司的预期十分强烈。

  对于盐改破冰后如何进行兼并重组或转型,井神盐化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暂时不对外披露信息,要开过股东大会之后再说”。

  上述行业内人士则表示,“生产企业的重组其实是个大问题,现在的股东基本也都是盐业公司的人。食盐定点生产企业限制很多,这么多年很难撬动。改革给我们画了一张蓝图,但途径还不明朗。虽然政府力图把省级公司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但事实上在国际贸易上省级公司基本上是不参与的,因为国内利益足够了,为什么还要走出去呢?”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有问题?

中国的旧型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旧型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地产,第二就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这造成的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然后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直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

如何找出牛股的技术优势

能否跳出唯技术优势的限制,把技术优势内化成对整个产业竞争优势发把控,完善自己对所属整个产业发展的撬动,已经成为众多从导入期到快速成长期的技术类公司的关键。

把房地产当支柱有什么可怕后果

泡沫是一种中间现象,这是资本过剩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中间现象。根源在于城市化推动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活动,这些资本活动在某一市场集中爆发,就产生了泡沫现象。

中国能靠什么来超过美国?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