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1日01:07 每日经济新闻

  CPI连续3个月横盘2.3% 下月起或现回落

  昨日同步发布的PPI同比下降3.4%,而环比则上涨0.7%,同时也是连续两个月环比“转正”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昨日(5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2%。

  这是继今年2、3月以来,CPI连续第三个月同比涨幅达到2.3%。

  民生证券研究院高级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CPI可能已过短期高点。前期CPI同比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猪肉和蔬菜价格,但两者同比拉动效应正逐渐减弱。CPI同比涨幅在5、6月可能出现回落,而下半年还会出现回升,但预计全年单月CPI高点不会超过2.5%。

  鲜菜价格环比降幅扩大

  4月CPI同比上涨因素中,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仍然较高。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3.5%,影响CPI上涨约0.75个百分点。

  尽管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为何4月CPI仍然与2月、3月持平?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蔬菜价格的下降是造成4月物价稳在2.3%的重要原因。春节前后,由于季节性因素,蔬菜价格上涨较多。而4月气候适宜,蔬菜供应跟上,价格出现回落。

  这也体现在,鲜菜价格同比涨幅明显放缓,环比降幅扩大。数据显示,4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2.6%,较3月同比数据放缓了13.2个百分点。而从环比来看,鲜菜价格则是下降了12.5%,降幅较上月扩大7个百分点,这也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3个百分点。

  此外,在非食品价格方面,受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的影响,机票、宾馆住宿价格环比涨幅较大,分别上涨5.2%和2.2%,同时交通通信、教育娱乐等涨幅降低,环比仅为0.1%。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方面,数据显示,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缩小0.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这也是PPI连续两个月环比转正。

  朱振鑫认为,PPI同比跌幅收窄明显,一是因为低基数效应,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持续26个月环比负增长。二是随着年初信贷放量和地方PPP项目的落地,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出现反弹,带动部分上游工业品价格上涨。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周景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涨幅为正,主要与4月份石油、煤炭、钢材等能源原材料价格明显反弹密切相关。

  以动力煤期货价格为例,由4月初的358元/吨上涨到月末的397元/吨,涨幅为11%,比去年11月最低时的283元/吨更是上涨了接近30%;螺纹钢现货价格由月初的2426元/吨反弹到月末的3045元/吨,涨幅为25.5%;布伦特原油价格由月初的38.67美元/桶上涨到月末的48美元/桶,涨幅为24%。

  但周景彤指出,由于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弱,加之产能过剩严重,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尚有待观察。

  PPI未来或仍处在下行通道

  在潘建成看来,要辩证地看待PPI同比降幅收窄。目前因为少数生产资料价格回升,比如石油、钢铁价格大幅回升,带来PPI降幅的总体收窄。但这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而国际市场价格一定程度上又受金融市场影响,所以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实体经济回暖和大宗产品需求回升,因此这样的回升或许并不是可持续的。

  实际上,有数据显示,5月以来螺纹钢期货、焦炭期货价格分别下跌了18.0%和15.7%。

  “PPI降幅是否能够持续收窄至零增长,甚至到正向上涨,还不能确定,这样一个趋势还没有形成,PPI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会保持在下行的通道。”潘建成说。

  对于目前市场关于通胀或通缩的担忧,周景彤认为,未来发生通缩和通胀的可能性均不大。判断近期物价需关注“猪周期”、居住价格以及货币政策三大因素。

  其中,就影响物价关键因素之一的猪肉价格而言,周景彤认为,目前我国谷物泄库大周期和生猪供应偏紧的状态形成了共振,饲料原料价格持续较低,生猪养殖效益可观,猪粮比已超过10:1,远高于6:1的盈亏平衡点,这将刺激国内养殖户的扩栏补栏热情。随着养殖户扩栏补栏、进口增加以及政策平抑,猪肉价格将逐步趋稳。

  在潘建成看来,从猪周期来看,猪肉价格涨得最高的时候,往往是养猪积极性最大的时候。今年下半年或四季度的时候,猪肉价格将稳定或开始下跌。

  而在居住价格方面,周景彤表示,未来国家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稳定一线城市房价,预计居住价格总体将维持稳定。

  此前,5月9日,权威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于通胀或是通缩,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关于接下来的CPI走势,潘建成认为,蔬菜价格下滑的趋势还会延续,未来猪肉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并且粮食作为食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价格还是稳定的,国际粮价甚至还是下跌的趋势。此外,目前工业品上游的价格尽管环比有所上涨,但同比依然是下跌的。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CPI同比上涨的动力会衰减,接下来的价格往下走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2.3%的涨幅是今年CPI高点之一,但不一定是最高点,不排除某个月有偶然因素造成价格上涨较多。但综合来看,整体CPI大幅上涨的动力基本没有,全年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应该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潘建成说。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