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0日13:39 新华网
图片来源:新华网图片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孙亚华)今年以来,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连续收窄。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PPI明显改善,环比上涨0.7%,同比下降3.4%,降幅比上月缩小0.9个百分点,收窄程度超过市场预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PPI同比降幅收窄主要是受中国经济回暖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双重影响。在未来,货币政策向“松”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数据显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8%和8.4%,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2.9和3.5个百分点;石油加工业价格环比止跌回升,由上月下降0.2%转为本月上涨1.0%。

  连平表示,PPI数据回暖的主要原因是相应领域的供求关系改善。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回暖,各项指标逐步向好,带动了需求的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反弹,推动了4月PPI同比降幅大幅收窄。

  对于PPI的未来趋势,连平预测道:“全年PPI同比降幅将延续进一步收窄的趋势。未来两个月内,降幅程度会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小幅波动。下半年则有待观察,主要与我国去库存、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力度有关。”

  针对这一形势,我国政策会有如何变化

  连平认为,我国财政政策与房地产政策在今年基本不会有所改变,货币政策则相对复杂。“与去年连续降准降息的向‘松’不同,今年的货币政策偏中性,呈稳健基调。今后,央行可能会因外汇占款外流而进行降准,从而补充市场流动性,让其回归目前的货币量水平。但是,为扩大市场流动性而进一步实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基本不大。”

责任编辑:王嘉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