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9日04:21 上海证券报

  阳光保险布局医疗健康领域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长弓

  

  5月8日,国内首家由保险公司投入的三级大型综合医院——阳光融和医院,在山东潍坊正式开业。借此,阳光保险全面开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

  该医院是在国家医改新形势下,经保监会批准,阳光保险集团与大型公立医院及医科大学合作,按照国际先进医疗理念和JCI认证标准及国内医疗机构三甲标准,打造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转化医学与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

  目前,保险业中多家险企正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抢滩大健康领域。如,阳光保险于2015年6月与山东潍坊人民医院和潍坊医学院共同筹建阳光融合医院;泰康人寿于2015年10月控股南京仙林鼓楼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平安通过旗下平安信托投资了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

  险资积极探索医疗健康领域,主要得益于政策红利。2013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2014年8月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进一步表示,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紧张、大型医院过于集中等矛盾一直是影响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同时也是人民群众一直渴望解决的问题。

  按照目前保险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保险业“新国十条”的目标,到2020年,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产业在内的健康服务业,将发展成为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保险+医院”的合作模式势将对现有医疗体制产生一定冲击。利用保险精算数据实现有效的控费,有望打破现有医疗体制弊端和“潜规则”。

  传统医疗产业是以患者本人为主要支付主体的模式,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支付体系,则给产业闭环的形成带来可能性。商业保险支付时也有天然的控费的动力。

  同时,通过股权纽带,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帮助保险公司收集保险数据资料,有利于保险公司获得被保险人的完整健康信息档案,优化产品定价;同时可以从病后报销,转而做到病前预防,更好地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

  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表示,未来十年阳光保险集团计划拿出更多资金投资医疗健康产业,涉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药、医疗器械、养老等全产业链,以及围绕健康产业的配套和金融服务行业,助推“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