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7日04:05 中国经营报

  失联私募追踪:中融坤瑞产品仍在销售

  郑利鹏

  失联将近半年的中融坤瑞(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坤瑞”)再次出现在投资者面前的时候,仍是一团迷雾。

  根据媒体此前披露,中融坤瑞曾发行一款名为“中国有机谷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有机谷)的基金产品。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一家名为“多盈理财”的理财网站仍在销售中融坤瑞有机谷基金产品。该基金规模首期为3000万元,投资门槛为30万元,投资周期为12个月。记者发现,这款基金产品还有颇多疑点值得推敲。

  截至记者发稿前,多盈理财官网的滚动信息显示,仍然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购买该产品。

  失联一年

  2015年11月2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首批12家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告,公告要求12家公司于公告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与协会联系,并回复相关情况说明,逾期则认定为“失联(异常)”私募机构。公告同时指出,根据协会核查有关情况的需要,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预留的电话、电子邮件及短信方式均无法与包括中融坤瑞在内的12家公司取得联系,相关公司亦未在限定时间内回复相关情况说明。

  记者追踪梳理上述12家公司资料发现,大多数公司自被公告失联前后开始销声匿迹,而中融坤瑞却是例外。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融坤瑞成立于2013年9月9日,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公司曾在2014年3月20日发生变更,变更之后,法人由张瑞芬改为贾传会。中融坤瑞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时间为2014年7月22日。

  根据相关报道,中融坤瑞早在2014年初开始假借信托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2014年6月,中国网山东频道的一篇报道称,中融坤瑞和东营三明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耐盐碱植物(盐松)工厂化育苗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位于沾化县滨海镇,占地面积600亩,年产盐松一年苗8000万株,两年苗1500万株,三年苗125万株,其他苗木种植300余万株。主要建设三个功能园区,即高新技术园、苗木生产区、科研与职工生活区。整个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6270万元,利润总额916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土地平整全部完成,水、电、讯全面接入,公路网化建设及桥梁、沟渠整治衬砌等水利工程建设全面铺开,母本苗栽种完成150余亩。

  记者在一家名为“姆桑财富”的官网上查询到《中融坤瑞-三明林业FOT》的产品信息。该产品发行总规模为3亿元,发售门槛为30万元,产品期限为1年,发售日期为2014年6月25日。上述资料还显示,中融坤瑞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时间为2014年7月22日。

  另据本报记者从相关投资者处了解得知,早在2014年2月份,就有中融坤瑞业务员推荐购买一款名为“中铁信托312号三明林业”的单一资金信托项目。

  2015年9月前后,上述项目因无法兑付被投资者举报。《新京报》曾披露称,中铁信托并未发行过上述信托计划,也从未与中融坤瑞合作过,投资人所签订的资管合同均为伪造。而中融坤瑞也在2015年4月开始失联。

  产品在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虚假信托产品问题并未对中融坤瑞经营造成实质影响。

  “多盈理财”仍在销售的中融坤瑞“有机谷基金产品”规模首期为3000万元,投资门槛为30万元,投资周期为12个月。募资企业为湖北一家名为湖北文东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东集团”)的企业。该项目介绍称,投资者资金去向为文东集团“中国有机谷”项目配套设施建设。首期资金用于“中国有机谷”有机肥料厂的建设工程款。

  本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两次致电多盈理财客服获悉,该产品目前是在正常销售状态,因为产品并未下架。

  据介绍,多盈网分为多盈金融和多盈理财两个部分。鉴于多盈金融产品投资门槛较高,所以相关资质审核和投资事宜均由公司专门的理财经理进行释疑。因此,上述客服表示,如果想进一步了解项目的真假等问题,需要等理财经理联系。记者在“五一”节前后两次留下联系方式,但截至发稿前均未有人主动联系。

  不过,在文东集团官网“招商引资”栏中,记者查询到关于“中国有机谷”有机肥料厂的建设工程款介绍。介绍称,随着近两年无公害小麦在襄北地区的推广,文东集团有机肥料在周边农民朋友中有着较好口碑,许多农民自发找到公司,需要购买有机肥料,但由于自身产量限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决定立项建立有机肥料厂。

  项目内容显示,已申购75亩土地,建设产量更大的有机肥料及植物农药加工厂。

  而项目投资预算显示称,总投资2000万元,分期投资建设,一期投资800万元,二期700万元,三期500万元。

  如此看,这一总投资2000万元的融资建设项目显然与中融坤瑞基金产品融资规模不符。

  对此疑问,记者曾多次致电上述基金项目融资方文东集团,试图进一步证实中融坤瑞基金产品真假,不过项目介绍中公布的两部电话一直处于占线和无法接通状态。记者曾拨通过其中一部电话,但对方接起后电话又被立即挂断,再次拨打又提示占线。

  风险自担

  按照上述基金产品的融资期限(1年期)大概推测,该产品发布时间应该是在2015年5月之后。

  也就是说,在前述“中铁信托312号三明林业”项目行骗被识破之后,“中国有机谷”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基金业已开始募资。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去针对上述情况的采访函,相关人员称已经转交相关部门,感谢记者提供线索。然而截至本报记者发稿前并未有更进一步的消息回复。

  “在项目真假无法确认之前,投资者应该自己注意平台风险”,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烽在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协会并无权确认失联。因此,理财平台不撤下相关产品从法律角度来说问题不大。当一个自然人和一个公司进行交易行为时,对公司的资信情况理应特别关注,不能把这种责任完全交给社会。张烽强调,“作为行业和监管部门,相关部分也应该尽量帮助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但是度在哪里,需要智慧。”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